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_第十五章 皇后参与朝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皇后参与朝政 (第2/2页)



    很快她就将长孙无忌的中表亲高履行、从父兄长孙祥外放。至此,长孙无忌终于变成了一棵剪尽了枝叶,斩断了须根的枯树。

    显庆四年,在武后的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

    唐高宗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元舅的照顾。

    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

    剪除了长孙无忌,武后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她和皇上行幸并州。

    当前呼后拥的皇家依仗走进武后的故乡文水县境内,武后提议去祭拜父亲。

    在父亲的坟前,武后下跪祭拜,并且拉着皇上一起下跪行礼。高宗皇上略略迟疑后,下跪行礼。随行的大臣、随从慌忙下跪,于是在武后父亲的坟前,乌压压跪倒了一片。

    皇上跪拜臣下,这也是千古奇观了。

    武后还以皇上的名义,将武氏家族的所有成员、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全部请到了临时行宫。盛宴之后就是赏赐。

    不仅如此,皇上在武后的劝说下,还颁下了一道诏令:并州妇女,凡八十岁以上者,皆封诰命,一律授予郡夫人爵位。

    武后和高宗皇上在并州一住就是三个多月。后来皇上突然得了头晕目眩的怪病,这时他们才起驾回宫。

    此时的高宗,不仅无法批阅奏章,就连正常的君臣召对也无法维持。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不能理政,太子又尚在幼冲,不谙国事。主持朝政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武后的身上。

    对于武后摄政,高宗皇上很是放心。事实上,这些年来他早已养成了重大政事都要和武后商量的习惯。

    自此,武后终于从幕后光明正大地走到了前台,从协理国政到直接决断国政。翻开了武后政治生涯的新的篇章。武后开始垂帘听政。

    朝臣们很快就发现了武后的睿智和果敢,说句大不敬的话,武后似乎比高宗更加的英明。

    垂帘听政不到两个月,朝廷接到边报,高丽入侵了大唐的附庸契丹和新罗。面对这公然地挑衅,武后悍然宣战。

    武后着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任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十万精兵,分水陆两路征讨高丽。

    此战中武后将战场的指挥权全权交给苏定方,自己则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朝廷不扯后腿,不乱指挥,不无故加罪,苏将军拥有临机定策之权,这仗还没打就已经赢了一半了。

    苏将军兴奋地率领着十万健儿高呼:“皇上万岁、皇后万岁、万万岁!”

    果然此次东征大获全胜。

    此事证明武后不仅在处理政事上高人一筹,就是在指挥战争上也非常的英明神武。

    当获得前线的捷报,武后大喜。

    这是她垂帘听政后第一年里所取得的煌煌武功。

    武后垂帘听政的这一年是个少有的丰收年,似乎老天都听从了武后的指挥,一直风调雨顺,水旱虫雹等灾害都很少发生。真真是家无冻馁,野有遗穗。百姓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在这样的顺境里,武后突然想起了家人,在自己辉煌的时刻,她希望她的亲人们能在她身边一起分享这荣耀。

    于是她央求皇上把她的家人接到宫中相聚,皇上岂有不允之礼?

    在皇后和家人团聚的宴会上,皇上恩口大开,封武后的母亲为荣国夫人,武后的jiejie为韩国夫人,武后的外甥女为魏国夫人,外甥为郡公。

    皇后见皇上如此开恩,也非常的高兴,示意家人领旨谢恩。

    武后的母亲在宫里住了一段时间,就推脱洛阳太热,住不惯。于是带着外甥在大内侍卫的护送下,返回了长安。

    武后的jiejie和外甥女则在武后的一再要求下留了下来。

    武后自从当上了皇后,为了能够得到皇上的专宠,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皇上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心中。将那些妃嫔侍妾都变成了不再具有性服务功能的女官。

    武后知道:高宗皇上是个多情种子,如果放任他混迹于后宫米分黛之中,用不了多久,他对自己的那份情感就会被分散、冲淡。

    后宫的女人们各司其职,各安本分,心安理得的做起了女官。她们再也不用勾心斗角的争宠了,因为所有的恩宠都是皇后的,与她们再无瓜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