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_第二十章 太子病逝 天后显神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太子病逝 天后显神迹 (第1/2页)

    当西北大捷的消息传到朝廷时,天皇天后兴奋不已,立即颁诏,令裴行俭班师回朝。

    为了褒奖凯旋的将士们,天皇敕封裴行俭为幽州大都督,仍领礼部尚书事,在朝为官。其他将领也纷纷论功行赏。

    就在举国上下都在为西北战事庆贺的时候,太子的身体却病入膏肓。他已经出现吐血的现象。天皇天后看着儿子日渐苍白瘦削的脸颊,为挽救他的性命,令其搬入合璧宫居住。

    为了儿子的身体,天后让他暂时远离了太子妃和女人,一切起居都由太监照顾。在禁欲之后,太医精心调理下,太子的身体似乎有些好转。天后稍稍放心。

    没想到儿子身体好转了,天皇的目眩病却越来越重。天皇眼见自己再也没有治理朝政的体力,竟生出要将皇位禅让给太子的主意。

    太子李弘一听父皇要退位于他,吓得面如土色,忙匍匐在地上道:“父皇刚过半百,正当盛年,此时禅位是置孩儿于不仁不义之地,万万不可!”

    天皇不悦道:“太子要抗旨吗?!”

    李弘喉头一甜,忙冲出殿外,天皇紧跟而来,只见李弘手扶廊柱哇哇呕血。

    天皇大惊,“弘儿?!”

    李弘回头凄然地看向父亲,眼前一黑就昏死了过去。

    “来人啊,快传太医!”

    太医院的御医几乎全都来了,一次次地号脉会诊后,大家都摇头不语。太医们清楚,太子的痨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已经治愈无望了。

    如今看着太子面如金纸,气若游丝,只有开些止血补气的方子,能缓一日是一日。

    天后在朝堂上得知太子病重,立刻罢朝回金碧宫照料太子李弘。

    无奈李弘大限已到,无论多高超的医术,多细心的照顾都无法挽回李弘的性命。这年五月,太子李弘不治身亡。天皇、天后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然而就在这样的悲痛中,竟然有人造谣道:“太子李弘乃是天后鸩杀,只因太子堵塞了天后称帝之路。”

    面对这样的中伤,天后滴血的心上又被狠狠地插入了一刀。然而太子新丧,天皇病弱,天后咬牙面对这恶意的中伤,坚持临朝视事。

    她淡然面对谣言,希望谣言可以止于智者。她知道倘若她纠结于此事,只会让谣言越来越像真的。幸好天皇了解真相,始终站立在她的身旁。

    天皇、天后在李弘薨逝后,很快决定选李贤为太子。

    李贤不仅身强体壮,而且文武双全,更重要的是他已有子嗣。

    天皇在宣布李贤为太子后,便以疾病缠身为由,令太子监国,自己则安心静养。

    太子监国之初,每日按时上朝,勤于政事。文武百官对太子是一片称颂。天后看到这一切也颇为欣慰。

    可是一山不容二虎,当强干的天后遇上精明的太子,猜疑便在他们中间产生了。

    李贤看见天后在朝堂上的游刃有余,再想到关于前太子乃天后鸩杀的传言,他不禁为自己感到不安。倘若果如传言所说,那么如今自己不正是天后的又一块绊脚石吗?太子不寒而栗。

    可是李贤绝不是平庸之辈,他不会束手就擒的。势单力薄可不行,天后不是有北门学士为智囊团吗?我也要有自己的智囊团!

    很快李贤以注解为由,召集了一批学者大儒。

    太子和天后离心离德,很快被别有用心之人发现。他们很快制造出更多的谣言离间他们母子。

    本就有了异心,再被人一挑唆,太子直接站到了天后的对立面。从此对天后,不冷不淡,一副敬而远之的模样。

    天后发现太子的异常后,令“北门学士”编写和,成书后直接送达太子。

    太子看到送来的两卷书,冷笑不已。随手将书扔在了一边,懒得看上一眼。天后见太子还是对自己阳奉阴违,想和他谈一谈,又怕谈崩了,没有回旋之地。

    思之再三,天后决定手书长信劝诫太子。太子见信后似有改变。可是当天后触及太子那冰冷如水的双眸时,天后知道太子终究还是离她而去了。

    国事繁杂,太子之事只好搁置一边,天后又投身于纷繁复杂的国事之中。

    最近边境又有新情况,吐蕃sao扰边境,侵害边民。天后在烦心此事。家事、国事都很不顺,天后感到精疲力竭。

    大内总管武壮,见天后整日忙得焦头烂额,不得休闲。便向天后推荐了一个神人——明崇俨。

    据说此人能与鬼神通话,甚至有招鬼之术。

    天后听了,心里一动,她又想到困扰她多年的王皇后和萧淑妃。

    没几日,她就召见了明崇俨。

    明崇俨虽说是个江湖术士,可是还真有几分本领。

    他不仅利用幻术,解开了天后的心结。并且还信誓旦旦道:“天皇之病不过是气血壅滞耳,我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