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_第二十八章 李昭德始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李昭德始末 (第2/2页)

上倚重,渐渐变得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丝毫建议。

    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虽同为宰相,却不敢纠正李昭德的疏漏,全部依附于他,唯唯诺诺。

    李昭德面对酷吏们勇猛向前,引起酷吏们的仇恨。而他在政事上独断专行,也引起了其他朝臣的不满。

    所谓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深得女皇信任的李昭德很快就进入了他人生的严冬。

    最初跳出来的是一个正七品的小官,前鲁王府功曹参军丘情。他受武承嗣指使,炮制了一份措辞激烈的奏疏,其中把李昭德描述成了一个把持朝政、专擅弄权、私结朋党、图谋不轨的家伙。

    女皇自登基以来最怕的便是谋反,不管是谁,只要跟谋反沾边,任你是谁都得定斩不饶。

    就在女皇举棋未定的时候,很快朝臣们又上疏了多份奏折,都是攻讦李昭德权倾朝野,蔑视朝廷,恐有异心之类。

    千口一辞,众口铄金,女皇终于对李昭德产生了戒心。不到一个月,女皇下旨,贬李昭德为南宾尉,接着又改为流放岭南。豆卢钦望等五位宰相也受到牵连,全部贬为州刺史。

    同时,来俊臣受贿案发,也被贬出了京城。

    可是李昭德和来俊臣毕竟是女皇曾经倚重的大臣,两年后,女皇下旨将他们召回了京都,分别任职监察御史和司仆少卿。

    冤家路窄的两人再次同朝为官,还是水火不相容。很快李昭德就掌握了来俊臣收受巨额贿赂的罪证,正想上疏禀报圣上。没想到自己反被来俊臣以谋反罪投入了大狱。

    可是丧心病狂的来俊臣早已被权力熏坏了脑子,他竟然打定主意想要拉诸武和太平公主下马。正与手下商量对策的时候,消息走漏,被武承嗣得知。

    武承嗣立刻鼓动朝臣上疏,奏请女皇将贪污严重,民愤巨大的国家蠹虫来俊臣处以极刑。

    当李昭德和来俊臣都被下入大狱之中时,女皇有些烦恼。从感情上,她很愿意继续使用这两个干臣。可是理智告诉她,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安臣心。

    为了这件事,女皇变得焦躁异常。上官婉儿见陛下烦恼,便出声安慰女皇。女皇道:“自朕用李昭德为宰相期间,他确实为朕分担了不少政务,因为有他,朕才可以睡个踏实觉。”

    “来俊臣更是为朕能坐稳这个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要斩杀他俩,朕心实在有些不忍。朕生怕斩错了好人。”

    婉儿道:“陛下,李昭德为陛下分忧解难是真,可是他一党独大也是真,若不是陛下处置及时,难免他会祸乱朝廷。”

    “来俊臣固然为陛下立有汗马功劳,可是他贪污受贿也是事实。而且由于他的残酷手段,枉死在他手下之人也不在少数。群臣与他已经处于不共戴天之地。”

    女皇沉思了半天道:“杀吧,杀了后看看百姓对他们的态度,那时朕就知道善、恶、真、伪了。”

    这日李昭德和来俊臣同赴刑场,这两个人在临刑前还在怒目相向,若不是嘴巴里被塞入了口含,只怕他们到死都在互相攻讦吧?

    本来艳阳高照的洛阳,在李昭德和来俊臣被押入刑场时忽然变了天,当李昭德的人头和来俊臣的人头被砍下的时候,老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有人说:老天下雨,一悲一喜。

    行刑的官吏跑到屋檐下躲雨,看着百姓蜂拥向来俊臣个尸首。他们手拿尖刀争着刮下来俊臣的一块rou送入口中。很快人群散后,来俊臣的尸首只剩下一具枯骨。

    女皇听后,沉思不语。来俊臣死后,有人将他主编的上呈给陛下,女皇看着其中系统的罗织罪行的方法,不由慨然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

    来俊臣死后,以他为首的那些个酷吏一个个都被贬职流放,至此,酷吏当道的现象才渐渐驱散。当时的百姓闻听后无不欢欣雀跃,有人大笑道:“这下,晚上睡觉可以背沾席子了!”

    众位大臣也终于松了口气,想想以前每次上朝前都仿佛是诀别的情景再也不用重演了。

    当时,来俊臣到处抓人,罗织以反叛的名义,一经抓捕就没有生还的可能。导致当时的官员上朝前都会和家人告别道:“不知道还能不能平安的回来?”

    女皇当初登基,根基不稳,总是担心李姓宗族会有人密谋造反,如今有威胁的人已经杀的差不多了,自己也早坐稳了皇位,酷吏的存在也就有些多余了。

    正是以前有士子谏言:应该由苛政转入仁政了。女皇想:也许现在就是施行仁政的时候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