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章 苦口婆心 佳人应允 (第1/1页)
若说对皇帝无意,那是虚言。 莲月不愿被强迫,不论人为还是形势。 一如当初,她为弟弟尉迟涛前程,甘愿卖身青楼。 那段时日无多,却让莲月痛彻心扉。 如今弟弟高官得做,骏马得骑。然她入宫,依旧会被人看做是皇帝招抚尉迟涛之举。 在世人眼中,皇帝九五之尊,若要选妃,多少好人家清白女儿不选,偏偏选她这残花败柳。 世人会因此认定,若无尉迟涛惊世功劳,皇帝断不会选她为妃。 纵使她身为房源义女,也摆脱不掉这处漩涡。 她自幼熟读诗书,精通琴画,扬州刺史之女,当可算大家闺秀。 她曾不止一次遥想日后如意郎君,才能品德要在她之上方可。 琴瑟和谐,白首百年,哪个女儿不羡慕? 然父亲病逝,家境跌落,一贫如洗。 弟弟尉迟涛想入仕,却因父亲遗命不得向其亲友求援,而步步维艰,连崇文馆看门小吏都是拦路虎。 她一念之间,走投无路,自行卖身至青楼。 以大好青春年华,换取弟弟一分生机。 青楼之中,她性格刚烈,短短时日饱受摧残。由大家闺秀变为风尘女子,残花败柳。 这一步惊天转变,让她对情意恩爱敬而远之。 司马未央,当初认识,并不知其是皇帝。 然后来弟弟与义父房源皆托其向皇帝传书,以避jianian党耳目。 逐渐来往,她对这位冷宫天子,暗生情愫。 她并未见过其他帝王,却觉出未央与书中帝王不同。 在这皇帝面前,她纵情言语,丝毫不忌讳触怒龙颜。 司马未央,如同暗夜中一颗孤星。 清冷明亮,孤傲深邃,双目深处,哀愁无限。 年纪轻轻,目光却如百年之人。 苏城一番言语,在她芳心之中激起片片涟漪。 弟弟晋升安国公后,每日到房府提亲之人踏破门槛,其中不乏富有才学之人。 然在弟弟出征在外期间,即便义父托人四处求亲,也无一家肯应者。 义父眼中合适人选,皆是大家清白子弟。 哪个大家也不愿娶一个曾入青楼之女子,即便是丞相义女,也断然不可。 而弟弟荣升安国公,威震天下,却情势逆转。 往常那些婉拒婚事之家,皆派人哀辞重礼前来求亲。 他们并非看中自己,不过是看中安国公权势。 司马未央则不然,当初这男子心扉紧闭,冷对自己。 渐渐相熟,亦慢慢敞开心扉。她在犹豫,她在意世人言论,也在意宫门深似海。 一阵冷风吹过,尉迟莲月摆脱思绪,回到现实。苏城还在等候,等候她之决定。 若是她拒绝,以后自不会有这般机会。 “公公,皇帝当真不在意让民女这等残花入宫,为天下笑么?”莲月轻声问道。 苏城心中一喜,知晓佳人有意。 连忙答道:“莲月姑娘,以姑娘冰雪聪明,何须多此一问。
央哥儿岂是那等俗人?残花也罢,完璧也好,与央哥儿有何干系? 央哥儿对姑娘,不过是要如常人一般,寻一伴侣终老而已。 央哥儿坐拥天下,身边却无一人,孤苦伶仃,让人心碎。 咱家以顶上人头担保,央哥儿对姑娘一片真心,绝无他意。 若只为充实后宫,仅需一道旨意,后宫便有三千佳丽。 不需央哥儿亲自求娶姑娘,亦不需咱家前来做说客。” “那请公公转告陛下,民女答应就是。”亲口应允婚事,即便是莲月这等洒脱女子,也不免面露娇羞。 苏城一揖到地,说道:“多谢姑娘,咱家这就去寻央哥儿。” 苏城说罢,兴冲冲离去。 苏城寻到未央,见面便说道:“恭喜央哥儿,幸不辱命,咱家一番苦口婆心相劝,佳人应允婚事。” 未央心中一动,他并未预料到尉迟莲月会答应。 “当真出乎朕之意料,汝此行居功至伟。”皇帝语气之中,也有淡淡喜意。 “能为皇帝牵红线配姻缘,咱家也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待回去就请央哥儿传旨礼部,准备央哥儿婚事。 此次婚事,必定要热热闹闹,方才对得起莲月姑娘。 如今央哥儿婚事,咱家倒要看看,还有谁敢不来朝贺?” 一说起婚事,未央突然想起英婵,那可怜女子,身为皇后,却未能有一出风光婚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