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双雄对决之中日决战_第两百三十三章 平原之战(5) (第1/2页)
鬼子大部队一旦突围出去,无论是断后的鬼子还是突出去的鬼子,心态都发生了变化,随后骑兵部队配合装甲部队开始追击突围的鬼子,而鬼子断后的部队基本就用炮兵清理了,来的时候一共是15万人的鬼子,最后逃走的一共才人,大多数的鬼子都是被杜晖的空军和炮兵所伤,战斗结束后,剩下的就是迅速打扫战场了,到最后他们也没有找到鬼子的旗帜和梅津美治郎等人的军刀,但是大佐的刀却找到了二十几把,消息传到杜晖那,杜晖也在想,如果是凌晨战争就开始了,也许自己就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随后杜晖告诉这些师长,打扫战场后迅速撤离,并且杜晖判定佐佐木一郎或者是鬼子的高层,都不会追击自己的,他们担心自己去进攻才是真的,后面的事情证明杜晖判断的完全正确,杜晖进入东北的军队在半个月后完全撤到了兴安岭基地,而梅津美治郎在天亮后接和援军回合了,他们也不敢真的去攻击杜晖的军队,当发现对手有撤退迹象时,他们也不敢追击,直到杜晖的军队真的撤退了,随后梅津美治郎下令开始追击,不为别的,自己犯了这么大的事,就是做做样子捞点筹码而已,最后他们还在报纸上大言不惭的说杜晖的军队是他们给打跑的,这些都是后话了,下面我们在简单的说下正面战场上的情况。 在蒋介石最终决定和日军决战并派兵支援的时候,有力的态势已经转移到日军方面,很不幸党国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的同时,还是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南京城破被屠城,黄河依然决堤,而日军先期作战目标居然在9月18日顺利完成,还有李宗仁他们的老家也被鬼子占了半壁江山过去,海南岛也是被鬼子攻占,不过这里的巨大损失是对国军编制而言的,由于杜晖几年前就把战斗人员输送到国军部队,经过几年的发展,都是军队里的各级别军官,混的最好的居然都是团长了,而战斗中,小鬼子把穿插、奔袭、割裂、围歼等战术用的也是炉火纯青,不过这需要看他们的对手,如果是杜晖的部队输送的人带领的战士,还是给日军造成严重伤亡,因为杜晖给他们的命令是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如果他们的长官带队逃跑,那就让他们把部队带到山西,不过杜晖不确定蒋介石能否把黄河决堤,所以让他们撤出后,如果党国把黄河决堤,那他们就要参加救治灾民的运动,并把灾民安全护送到山西境内,大家接到任务后有好多人想不通,不过他们还是执行杜晖的命令,并且他们也没估计到战争真的会爆发,和党国决堤黄河,而中日战争爆发后,让他们知道司令对世界变化成竹在胸,而后来党国真的决堤黄河来阻挡日军攻击速度,更让这些人把杜晖当神了,因为这些任务都是几年前他们在澳大利亚来的时候,就已经接到通知了,他们临行前,杜晖和他们说的很清楚,这两件事有可能发生,并且发生了他们也可以不回来,前提是他们这几年混的好的话,其实有些人这几年混的真不错,也产生不想回来的想法,不过当这两件事真的发生了以后,尤其是这是杜晖司令几年前就预料到的事,所有人在震惊之余也知道了自己该如何抉择,跟着人永远也没有跟着“神”、、、、、 本来杜晖决议在绥远和山西好好和日军较量较量,结果日军没来,而南京被屠城和黄河决堤让杜晖大怒,杜晖马上组织人员救灾,他先期派进国军内部的特战人员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举个例子,日军第二师团中的一个小队,队长叫真元之助,他是参加过黑山战役的老兵,负伤后一直在东北修养,36年伤愈归队后,被提升为一个小队长,中日战争爆发后,一直在最前线作战,参加了师团所有战斗,攻破南京屠城后,继续追击支那溃军,他的小队55人,战斗两个多月了,他的部队牺牲8人,重伤6人,轻伤7人,他带领其余34人继续进行追击,而马小飞当时是146师2团3营1连2排的一个排长,部队参加淞沪会战时被打散,残部被集合后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他们连最后就剩下35人,这还是连长牺牲以后,他把部队聚拢并成功突围,在途中收留了其他部队的溃兵所达到的人数,而这时候大家都被日军的凶悍程度打的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