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双雄对决之亚洲战场_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获全胜(3) (第2/2页)
主,重型坦克等双方都没有打算部署到缅甸,但是杜晖和佐佐木一郎还是不约而同的的往缅甸增加了一些坦克,主要是关键时刻可以稳定战线和军心,佐佐木一郎派了一个坦克团,而杜晖派了一个坦克营和一个火箭炮营,这也预示着在缅甸这块古老的战场上,双方打大战的序幕将缓缓拉开。 4月10日,杜晖、杜聿明还有史迪威在曼德勒会面并简单的开了一个临时会议,当然两军的各个师长也都来参加了,我们都知道杜聿明的杜聿明的第五军是机械化军,有是汽车又是火炮、还有一些轻型的坦克,随即到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补给了,杜晖是没有私心的,但是这事他也不想让史迪威知道,他暗地里告诉杜聿明我们缴获了英军和日军大量的油料,所以补给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其实杜晖准备把东印度的石油开采后运输过来,这次会议只是明确了双方的防区,还有将来日军一旦展开攻击,双方如何配合的问题,所以会议在非常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而史迪威为何来的这么晚呢!还不是杜晖让蒋介石逼着美国在蒙古独立的问题上表态吗?而罗斯福是什么人,他在看到中国人在缅甸又一次击败日本人后,就开会研究蒙古的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中国和苏联因为蒙古问题而兵戎相见的话,将是最好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一战美国是最后参战的,而二战现在已经打成这样了,几乎所有有点实力的国家都参战了,除了自己就剩下苏联人了,美国也怕如果自己先一步被英国或者是中国拖着卷入这场二战,那么背后的斯大林将扮演自己在一战时的角色,这种情况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如果中国有能力在几条战线上同时作战的话,就让他们打好了,并且从杜晖在缅甸主动攻击英国人就得出结论,中国如果在杜晖的带领下,将是非常的可怕的,罗斯福背后的美国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呢,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参战并且打的都奄奄一息才好,那样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取得整个世界的控制和话语权了,有了这些判断后,美国开始在公开场合发表反对蒙古独立的言论,但是也没有公开指责苏联,说白了就和看热闹的起哄一样,如果你中国人沉不住气出兵收拾蒙古,并和苏联人直接开战,那么就正好中了美国人的计策了。
蒋介石不是不想打,他是不敢打,不过蒋介石也够精明,他向史迪威要了不少无息贷款,毕竟自己要为收复蒙古做准备么!还有现在的中国来历史上不同,杜晖横空出世后,每一次都会有惊喜,现在缅甸反击又胜利了,以前杜晖就让蒋介石和美国人谈,并且都是用无息贷款来获得美国人的援助,因为从全局上来看,现在的英国不如中国,这和历史上有着天壤之别,在欧洲英国人没有哪怕一丁点胜利的影子,并且和日本的海战,开始的时候英军被打跑了,而中国人第一次独立和日本进行的海战也是以胜利告终,后来的联合海战虽然胜利了,但是谁的功劳大一些,明眼人是清楚的,还有你英国人和中国人的陆军也硬碰了一下,要是提起这事,最生气的就是史迪威,他当兵几十年了,居然在优势兵力下让东北军一个反击,还把自己给俘虏了,这在自己的军事生涯中可谓是最窝囊的一笔了,但是它已经被载入史册了,说实话太丢人了,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政策有所倾斜是正常的,借助海战和缅甸反击胜利的春风,蒋介石从美国人手里空手套白狼又弄了10亿美元的援助出来,他的心情自然大好,还有杜聿明的第五军也已经完全进入缅甸,并且杜晖基本上交出了缅甸的主控制权,这说明杜晖没有欺骗自己,还有杜晖隶属于自己的军队序列,尤其是这些战役的不断胜利,让蒋介石的声望不断的达到新的高度,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上的双丰收,让前段时间还是唏嘘不已的蒋介石有了苦尽甘来的感觉,这一次他居然打赏了前线的作战部队,包括在河南山西边界休整的白崇禧和孙震部也都感觉到了“皇恩浩荡”,这在历史上还这是头一次,蒋介石赏赐“杂牌”部队了,其实老蒋这是在笼络人心,如果杜晖永远和自己一条心的话,他就永远不怕那些杂牌部队敢造次了,中日这一仗打完了以后,老子直接就把所有地方的行政权力都收归中央,包括共产党在内,谁要是不听的话,就让杜晖的东北军去“剿匪”,而现在也是分化地方军队和势力的最好机会,所以蒋介石才开始犒赏这些杂牌军,当然最后的那步棋还是要取决于杜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