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忠君爱国 (第1/1页)
不光赵佶觉得此事可怕,就是群臣也觉得可怕。 若仅仅只有一百万两还则罢了,关键是高峰还有很多生意,若这些生意持续下去,其财富也将源源不断的累积,那将是个无法估量的数字。 甚至不用辛苦做生意,他只要再卖几个秘方,就会有几百万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对大宋来说将是不安的征兆。 还别说,赵佶此人别的事情不敏感,但牵扯到大宋安全方面却敏感的多。此事不知道还则罢了,知道了就会多想,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家安全和个人威胁。 “陛下,此事大可不必惊慌。”蔡京出言劝慰道。 我还不惊慌,有人已经冒头了,再不惊慌就晚啦。不过,蔡京这样说,赵佶还是本能的回了一句:“太师有话直说。” 蔡京是谁,赵佶的小心思他早就瞧在眼里,只是他仍然不慌不忙地说道:“发展副使并没有全拿这个钱,而是把七成的收益都赠与了朝廷,他留下的一部分也不过是想开间分店。” “此话当真?”赵佶的嘴合不上了,他掩饰不了那份兴奋,几乎是追问起来。 一百万交给朝廷七十万,高峰只留下一点开店的本钱,无论这个本钱是不是留的太多,赵佶也无话可说了。 他拿了大头,嘴立马软了下去,就是之前的雾霾也一扫而空,此时他只有一个想法,若臣子们都是如此,大宋何愁不强大?而他的很多想法也能实现了。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赵佶焉能不高兴? 他这边打着小算盘,那边蔡京却在继续陈述。 “陛下,发展副使已把酒方交给了臣下,只等外使离京便可公布酒方了。相信酒方一出,大宋又会多出一类酒品,而朝廷也能多一份收入,如此为朝廷谋利的行为,怎么说是出卖国家机密和卖国求荣呢?” 蔡京说的不温不火,却句句切中要害,只听得宋徽宗赵佶频频点头道:“不是出卖国家机密,也不是卖国求荣,而是忠君爱国,高爱卿是个好臣子,该赏。” 赵佶和蔡京都如此说了,底下臣子们自无二话,纷纷上前附和,好似之前他们没有反对似的。 此时唯有俩人面红耳赤,一个是王黼,一个是李邦彦。他们本以为板上钉钉的事,却被蔡京几句话驳得体无完肤,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不愧是太师,城府老的很,一个看似必输的局,却隐藏着这么多后招,不服气不行呀! 不过,他们也很纳闷,这一系列手段里面都有高峰的影子,他又是如何说动堂堂一朝太师为他出面的呢?他们可不认为蔡京提拔了高峰,高峰就能递上话,那一朝太师也太不值钱了。 原意他们是没想搬倒蔡京的,但也没想让他过得舒服。蔡京的权势太大了,若不借机掰掉几个爪牙,其他人很难在朝上有发言权。王黼和李邦彦这次跳出来显然是不谋而合。 只是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招,不但没杀成鸡还赊把米,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他们可不认为赵佶或蔡京就这样放过他们。 朝堂上如何纷乱已经不重要了,对高峰来讲,他能平安的度过这一关才最重要,而之所以能度过这一关却又与他的小心谨慎不无关系。 与李奇坤和李普商讨时,他们就认为此事并不可靠,关键是联系外使容易被人发现。 赚钱是小事,被人阴了才是大事,因而要确保安全只能在朝中找个靠山。 作为对朝中一抹黑的高峰,根本不知道找谁,而且也没有什么势力可找。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了,那就是蔡京。 高峰升任发展副使是蔡京的功劳,无论个人成见怎么样,这个人情还是卖的,因此不可能把蔡京撇在一边。 更重要的是蔡京他能联系上。张业是蔡京的人,只要到张业那里讨一封书信就能办到。 见到蔡京就好办了,把事情向他说明,至于如何办就听他的吩咐。 请蔡京办事当然不能全凭一张嘴,高峰已打定主意,卖的钱他只要十万两,剩下的全都送给蔡京和朝廷,至于他们怎么分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 有了这个利诱,蔡京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不但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当了外使团的接待,还让其带领李普行事,其结果不言而喻,事情不但顺利进行,而且大大超过了预期,究其原因自然全是蔡京的功劳。
只是朝堂上的事情并非高峰想像的那般简单,若是他了解到内幕,一定大大佩服蔡京作为权相的高明。 别看此事只是一桩生意,却被蔡京利用得体无完肤,如果高峰早知如此,他宁愿不要那十万两,也不去做那个出头鸟了。 事情已经显然。整个收益下来,高峰落了一成,朝廷落了七成,还有两成落在了蔡京的口袋里。 千万不要以为蔡京看中了这二十万两才如此卖力,如果那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点钱对他来说根本不放在眼里。 蔡京看中的是什么?自然是朝堂上的权势,既然手头有这么一个机会,他若不通过它做点文章,也不配为三起三落的权相了。 蔡京虽然为六贼之首,但与其它各贼并不合睦,或者说不完全合睦。 首先与他对立的便是太子的人,那是以李邦彦为首的一帮势力。 其次便是王黼的崛起。王黼本是他的人,近年来因渐成气候脱离了他的掌控。 另外的便是一些散臣,他们谁也不投靠,因而谁也不帮衬,其中以童贯、高俅为代表。 至于朱勔、白时中之流则全是他的手下,都是看他的眼色行事的。 有了明确目标就好办了,蔡京自然会让人把信息泄漏给王黼和李邦彦他们,他相信这俩人得到信息绝对不会安稳。 果然如他所料,王黼和李邦彦跳了出来,也就是之前朝堂上发生的一幕。 大家都蒙在鼓里,唯有蔡京心知肚明,而最大的受益者也是他。 当然,赵佶也是受益者,表面上看是最大的,其实不然,钱归朝廷,可不是装入他的私人口袋,也就是说,他还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