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夜天_第44章 chapter.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chapter.44 (第2/3页)

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吧。

    可以说李治为了儿子们也算是cao碎了心,他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去见列祖列宗了,只是在这之前他要将所有儿子的后路都安排好,他一共八个儿子只剩下这四个了,这四个就千万不能再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上天似乎并没有听到李治的心声,李弘的身体……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差了,之前李治因为身体不好命太子监国,可以说有一部分政务都移交到了太子手里,让太子去处理,李治只是做个最后把关的人——当然那些政务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部分是交到了武后手里。

    李弘之前自然是各种不平,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哪怕不能独当一面也能处理很多事物了,阿娘应该“还政”于他的,可以说李弘在这个时候已经将武后暗中视为争权的对象了,只是他自己都没怎么意识到而已。

    可惜他的身体不好,结婚这么久了依旧没有孩子,太子膝下久虚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哪怕太子妃生不出来太子身边可不只有这么一个女人的,若是所有女人都没有动静,那就有问题了。

    只不过太子今年刚十七,大家还没有迫切的盯着这一方面而已。

    李弘的身体,太平盛世的时候坚持一下还是行的,但是一旦遇到紧急事务,比如说这次突然而来的军情,他就有些撑不住了,毕竟打仗不是儿戏,很多环节都要协调好,军粮军马的处置,士兵们的武器衣服各种补给,总而言之后勤是个非常繁琐却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刘邦称帝之后定萧何为首功就已经充分说明了后勤的重要性。

    在这个关头,李弘就累病了,他身体原本就不好,现在军情来了就要随时处理,遇到大事儿哪怕是半夜都要起来处理军务,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能去劳动已经休息并且身体不好的皇父,就只能自己扛了——至于武后,武后如今的确是参政了,但是她的人跟军权一点边都沾不上。

    李治对武后再怎么能容忍也是有底线的,他能容忍武后在文治上插手,却决不允许武后染指军权!

    这样三天两头下来,李弘直接就倒了,他一倒底下也跟着乱了——皇帝和太子都没心力处置政务了,自然会人心惶惶,当然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主要官员还都是比较靠谱的,虽然人心略有些浮躁,但是工作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就是效率慢了点,有太子和皇帝在的时候,他们是能拿主意的,但是换成这些主管官员……那就要扯皮了,这一扯皮就容易耽误时间。

    李治有些无奈,太子身体不好他也不能硬压着太子去干活,而最近天气湿热,他的老毛病又有点犯了,就算想要勤政也有点支撑不住,而且大臣也不可能让他这么辛苦啊。

    没办法,李治只能下了道手谕:命李贤和东宫官员代为处理政务!

    李显在知道这件事儿之后心里觉得有点不好,太子和李贤的争斗就差摆到台面上来了,之前李弘凭着太子的身份一直在压制着李贤,没少给李贤找不痛快,当然了李贤也没少给太子使绊子,只不过那个时候李弘虽然有危机感却并不十分紧迫——只要他行得正坐得直,他就能笑到最后,毕竟他已经是太子了,废太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不自己抽风,无论是阿爹还是朝臣都不可能废掉他。

    而只要不废掉他,李贤就只能永远是个亲王。

    结果在这么重要的关头,李弘居然撑不住了!还让李贤趁机分了不少权柄!对于自己的身体,李弘也是暗中恨恨,这些年他没少调养,东宫设有药藏局,是仿照中央尚药局设置的,里面有不少尚药局的奉御兼职药藏郎,就是为了给他看病用的,结果这些年来也只能保持这个样子,更好是不太可能了。

    李弘心里非常焦急,太子身体不好,让沛王和东宫官员协同处理朝政其实这就是一个信号,代表着如果太子真的有什么不测,沛王就是下一任的太子人选,之前沛王私底下就在不停的做小动作,时不时的勾搭一下他的东宫属僚,只不过东宫詹事府左右春坊的官员很多都不在中央任职的,也就是说他们大部分都只是李弘的手下,能够兼职在中央任职的一般都比较低级,最近也就出了个郑玘这么个跟开了外挂一样的货,一转头就跑去当吏部侍郎了。

    可以说李贤以前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接触到多少东宫属僚的,结果现在好了……圣人亲自下旨允许李贤和东宫官员一起处理政务了,这尼玛是让他正大光明的撬墙角啊!

    李弘越是着急,身体就越是不好,正如李显当初看出来的一样,李弘的心脏并不是很好,只不过心脏病在一千多年后也是非常棘手的病症,一不小心就小命玩完,更不要说现在了。

    李弘的身体不好相对应的是李贤的表现可圈可点,说起来有个健康的身体还是很重要的,李贤本身就聪敏好学,他虽然在军事上的天赋平平,但是他知道不胡乱指挥啊,也没有过多插手兵部事物,更多的是过问后勤,务使大军在外不受掣肘。

    不得不说这样的李贤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武将们也非常欣赏他,李弘在知道这些消息之后,简直都要吐血了。

    而在这之中李贤和郑玘接触的也多了,以前李贤也不是没想过拉拢郑玘,只不过郑玘出身太给力,世家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拉拢过来的,更何况……十五六岁就中了进士的人,别的不说,智商肯定是不低的,而且郑玘进入中央机构之后风评也不错,手段更是不错。

    以他这样的年纪居然在一众老臣之中混的游刃有余,公事也处理的有声有色,从第一天就没手忙脚乱过,让很多准备看他笑话的人都掉了一地的眼珠子,这样的人你得相信他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

    现在接触的多了,李贤对郑玘隐隐也有了点佩服,郑玘这个人处理事情还真的是面面俱到,并且这位还真是个纯臣,也就是他只忠心于皇帝,做事更多的是考虑大唐的利益,压根就没有想过结党营私这一类的。

    李贤这次倒是有点明白为什么他的阿爹会这么看中郑玘,在提拔对方的时候充分表现出了老年人不遵守是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