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丈夫_第十六章 查验无事犯欺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查验无事犯欺君 (第1/3页)

    好在后世的赵榛有练过书法,更是练过赵佶所创的瘦金体。

    有着瘦金体的加持,赵榛倒也不担心赵佶的注意力会被别的事情分散。

    毕竟,大艺术家通常都是专注的。

    果然,随着赵榛的毛笔在宣纸上勾勒出一道道图线。

    赵佶的两眼放起光来。

    而高俅的呼吸,也越发急促。

    很快,一副完善的球场和基础分队的图样,就被赵榛画了下来,放在了赵佶和高俅二人面前。

    唐宋时期的蹴鞠方法,大致有着三种。

    单球门,双球门,无球门。

    单球门就是两队球员以特定的方式,将球踢入一个名为风流眼的一尺区域,规定时间内,得分多的一方获胜。

    双球门则是更类似于后世的体育竞技,在球场两端设立球门,两队人抢攻对面球门。

    而无球门,则是放弃球门,追求踢球的花哨性。

    这三种里边,双球门的玩法竞技性对抗性更强,而另外两种则更偏向于观赏性。

    到了北宋,双球门和单球门的玩法逐渐被摒弃,无球门的白打逐渐兴起。

    而高俅,就是无球门蹴鞠的高手。

    在赵榛笔笔画画结束之后,高俅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不就是双球门的玩法嘛!

    大宋早就有了!

    都玩腻了!

    大宋文武百官有几个人愿意看着一群肌肉男大头兵在球场上追着一个皮球跑来跑去的?

    更别提这种蹴鞠还经常导致流血事件,一点都不文雅,甚至可以说有伤斯文!

    高俅放心了,就以赵榛所拿出来的这张图纸,高俅就不觉得赵榛能够影响他在赵佶心目中的地位。

    “官家,老臣觉得信王殿下这副图纸,看起来有那么一点似曾相识,似乎是自唐传下来的双球门之蹴鞠法吧!”

    高俅一放心,说话的语气,也阴阳怪气了起来。

    可赵佶也是个老玩家了啊!他哪能看不出来赵榛画的就是双球门的玩法?

    虽然说这场地看着比起大宋现有的蹴鞠场要大不少,区域划分也很明确。

    可是甭管咋说,这还不就是老掉牙的套路?

    总不能说老树开新芽吧?

    赵佶眼中闪过了一抹失望,不仅仅是对赵榛的,也是对高俅这个老臣的。

    对赵榛,赵佶的失望其实并不算多,毕竟他一开始就不觉得赵榛真的能够创新蹴鞠之法。

    对高俅,那就是纯纯的觉得高俅太不会做事做人了,明明自己都表现得那么明显了,这高俅咋还非要给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去?

    从来都只有他阴阳怪气别人的赵佶,此时终于体会到了被人阴阳怪气的感受。

    按着桌板的手微微使劲,赵佶做势要站起身来掀桌子,好略过这一局。

    可赵榛哪会给赵佶掀桌子的机会?

    “父皇!还请听孩儿细细说来这其中规则。”

    “孩儿自然知道这双门之法,自古有之,可是推陈出新才能够跟得上时局的变动。”

    “大宋的繁华,远迈前唐,这双门之法,才算得上是可以将蹴鞠的技法,蹴鞠的精神,蹴鞠的热情全部展现出来的地方。”

    听着赵榛的话,准备起身的赵佶缓缓坐下,看着赵榛双目,赵佶低声道:“既然如此,那么榛儿你就将你的想法和规则,告知爹爹吧。”

    赵佶也放弃了劝自己儿子的心思。

    毕竟高俅不打算放过赵榛。

    赵榛那一份偏执,反而让赵佶觉得赵榛不愧是自己的孩子。

    都是有追求有抱负的人。

    更何况作为蹴鞠爱好者,赵佶也确实很想知道赵榛改良之后的双门法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虽然心中对赵榛的这番举动有了个不知进退的评价,可是一想赵榛的年纪,赵佶心里的失望也烟消云散了。

    刚还在怪高俅不知进退要和小孩置气,赵佶自诩大度,又怎会跟自己亲儿子杠上?

    眼见赵榛没继续说话,赵佶拍了拍赵榛的肩膀道:“榛儿,你这一手瘦金体,写的颇有爹爹的神韵,不用担心说错了话,爹爹早就说过了,童言无忌。”

    赵佶这话一出,高俅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本身刚才阴阳怪气了一句赵佶,现在的高俅就万分后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