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丈夫_第一百二十一章 孤比秦王,差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孤比秦王,差什么? (第1/2页)

    这算是歪打正着的收了岳飞等人的心?

    也算是一件喜事!

    赵榛淡然摆了摆手道:“身于皇家,这本就是孤该做之事!天下人以心奉皇家,皇家又岂能坐视百姓生于水火之中?”

    “燕云的百姓,也是大宋百姓!燕云的领土,也是大宋的领土。”

    “孤时常在想,强汉能够呼喊出犯我强汉者,其虽远必诛。”

    “盛唐更是能在西域横行无忌,万国来朝!”

    “而为何到了我大宋,只是败了一次,就败了百年!”

    “檀渊之盟,明明大宋是胜利者,却落得个年年向辽国进贡换取和平的下场,更是因为辽国的威胁,导致只能坐视西夏做大,大宋也只能步步退让。”

    “辽人在大宋的领土,更是天生的高人三等!区区一个辽国的牧民,到了大宋境内摇身一变就会成为人人巴结的人上人。”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出在大宋的制度上。”

    “五十年前依旧活跃在世上的张子曾经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也曾经想着评定边疆,为国开缰!”

    “可是越往后,大宋的嘴上功夫就越厉害,大宋在边疆上,就越软弱。”

    “不论是和辽人打,还是和西夏打,都是点到即止,哪怕是胜利了,也要以一种失败者的姿态去和谈。”

    “这,算是什么?”

    虽然在赵宋的年代,不能如同其他的穿越者同行一样,用横渠四句去简单粗暴的装逼,让人震惊。

    可是赵榛却依旧在这个时候,将这横渠先生最为振聋发聩的名言,说了出来。

    赵榛曾经看到过一个段子。

    讲的是朝代武德。

    大汉:我把你揍了,你得叫爸爸,不叫继续揍,爸爸没事揍儿子,闲着也是闲着。

    三国:哪怕我们内斗卷成了球,依旧能够按着你们外族揍。

    盛唐:一人灭一国了解一下?

    大宋:我打赢了,咱们能好好谈谈了吧?最多以后我的压岁钱给你,再认你当哥哥呗!

    旷古至今,唯独大宋的朝臣活生生的分出了三个对外派系。

    主战派:我们主动打!打到他们愿意谈为止!

    主和派:他们打过来了,我们就先跟他们打一场,告诉他们我们不好欺负,然后再跟他们谈,无非就是给点岁币的事。

    投降派:官家,要么咱投了?

    满朝文武,自打赵二达成了高梁河车神的成就之后,就对打仗,就对收回燕云十六州噤若寒蝉。

    哪怕其中有着范仲淹,有着狄青,有着一大票的名将名臣愿意带兵,更有着宋哲宗这种愿意打仗的皇帝。

    可他们的目光,也是放在西夏更多,而不是能骑在大宋脖子上拉屎拉尿的辽国。

    这是赵榛前世很不能理解的事情,毕竟北宋要说装备,说将领,以及史料上喊得震天响的收复燕云之志,按理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有,更是有着足够的资源,供给大军。

    怎么着就到了辽人面前,成了软脚虾了?

    怎么着到了金人面前,连软脚虾都当不成了?

    后来看到了南宋的史料,赵榛更是不清楚,南宋开国之初都能跟金国打成五五开,岳飞等一票人还没被迫害的时候甚至一度兵锋直指黄龙府,北宋没理由那么难受啊!

    就因为皇帝?

    没道理啊,北宋官家和士大夫共天下,光靠着一个官家,不至于这么难看!

    毕竟史料上,赵宋的士人和朱明的士人不一样,赵宋士人当中有着风骨的可不仅仅只有南宋的文天祥。

    北宋的范仲淹,王安石,喊出横渠四句的张载,甚至于活跃在汴梁保卫战当中的李纲,可都是士人,他们的态度,也足够证明大宋的士人中,并不全是软骨头。

    主战派当中的士人,也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可到了这个时代之后,赵榛才算明白了什么叫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