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_第四百一十章:洗马林镇、虎豹骑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洗马林镇、虎豹骑军 (第2/3页)

位父老乡亲好生保重,静待吾军胜报!”

    辛思玄放下手中铜皮大喇叭,面朝道路两侧的广宁城百姓抱拳行之一礼。

    随即再度落于马背之上,沉声下令道:“启程。”

    “遵令!”汪敬伯收起铜皮大喇叭,随即抱拳领命道。

    不多时。

    五千余燕军士卒再度踏上出塞之行。

    与此同时。

    辛思玄方才所言,自百姓之口层层传递。

    以一种飞快之速,传遍道路两侧。

    自今日起。

    广宁城百姓无论富贵贫贱、无论男女老幼。

    皆养成了看塘报亦或者听人读塘报的习惯。

    .......

    .......

    两日后的酉时。

    晚霞悄无声息地占据半边天幕之际。

    许奕、辛思玄等五千余燕军士卒行至一处小镇外。

    此地小镇名为洗马林镇。

    其内所居皆为军眷。

    过此镇再行十余里。

    即可抵达燕地西北长城。

    跨过燕地西北长城再行五十里。

    便是真正的漠北大地。

    “传令各部将领。”

    “即刻就地取材,安营扎寨、生活造饭!”

    辛思玄止步于洗马林镇三里外,沉声下令道。

    “遵令!”

    其身旁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抱拳领命。

    随即快速传递军令。

    不多时。

    五千余燕军士卒全部翻身下马。

    负责伐木者伐木。

    负责寻石者寻石。

    负责挖壕沟者挖壕沟。

    负责搭建帐篷,生火造饭者搭建帐篷、生火造饭。

    各部士卒分工极其明确之下。

    一座临时却并不简陋的营寨以一种飞快之势,迅速拔地而起。

    就在五千余燕军士卒井然有序地忙碌之际。

    数十名白发苍苍的老者自洗马林镇而出。

    径直地朝着燕军尚未落地的临时营寨行来。

    其方走出洗马林镇两三百步。

    便被十余名燕军斥候阻于前路。

    一番交涉过后。

    两骑忽然调转马头,直奔尚未完全落地的临时营寨而去。

    不多时。

    燕军斥候勒马于尚未完全落地的临时营寨前。

    消息经其之口,飞速层层传递。

    最终传至传令官汪敬伯耳中。

    汪敬伯闻听消息,当即奔至中军大帐前。

    “报!”

    汪敬伯止步于中军大帐前,面朝中军大帐抱拳行之一礼。

    “进。”

    “是。”

    得辛思玄应允。

    汪敬伯快速上前,掀开帘帐大步而入。

    “启禀校尉。”

    “洗马林数十名长城老卒,言有塞外舆图献上,特来求见。”

    汪敬伯行至中军大帐内,俯身抱拳禀报道。

    ‘洗马林长城老卒。’

    ‘塞外舆图?’

    端坐于中军大帐上首之位的辛思玄闻言低声喃喃几句。

    随即开口吩咐道:“将领头之人请至此地。”

    “遵令!”汪敬伯闻言再度俯身抱拳行之一礼。

    随即转身快速离去。

    待汪敬伯身影彻底消失于中军大帐后。

    辛思玄微微起身,侧首看向端坐于左下首处的许奕。

    “不知王爷如何看待此事。”

    辛思玄拱手相询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见一见也无妨。”

    许奕略一沉吟,随即开口回答道。

    无论哪支军伍。

    出征在外首备之物便是舆图。

    来者既为长城老卒,又岂会不明此事?

    ......

    ......

    一刻多钟后。

    一名年过甲子、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汪敬伯的引领下行至中军大帐外。

    其虽已是迟暮之年。

    但腰背却依旧笔直。

    依稀可见其年轻时高大勇武之姿。

    “报!”

    汪敬伯止步于中军大帐外,俯身抱拳请示道。

    “进。”

    数息后帐内传来辛思玄应允之声。

    “是。”

    汪敬伯再度俯身抱拳行之一礼。

    随即转身看向身旁老者,伸手作请道:“请。”

    洗马林长城老卒闻言抱了抱拳。

    随即踏步而入。

    “原大司马大将军赵青赵大将军麾下虎豹骑曲长骆存远。”

    “见过领军校尉。”

    骆存远行至中军大帐内,面朝辛思玄抱拳行礼道。

    话音落罢。

    中军大帐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就连许奕。

    亦在骆存远自报家门后,不由得低垂了眼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