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志远的处女作 (第1/2页)
徐志远从脑海中接过《炼器法》后,便是坐在石头做成的桌子边,开始钻研炼器之道。 随着越来越深入研读《炼器法》,不得不赞叹,前辈这篇炼器巨著的博大精深,于炼器之道,简直可以称之为包罗万象。而且,往往是非常简洁的寥寥数语,就是道尽了炼器之法的精髓。 由此看出,若称两位前辈为“炼器天才”,实在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就算是任何一个锻造师,也对这《炼器法》兴趣浓厚,对于其中所记载的炼器知识,赞叹不已,甚至有几处另辟蹊径的炼器妙法,不会锻造术的另一个前辈不精于炼器的方法,也是有些自叹不如。 尤其是后篇中对于本命器的描述,更是独具创见,将本来十分凶险,且成功率微渺的炼制本命器术法,大大简化,运用特殊的办法,降低了其风险,令不会锻造的前辈拍案叫绝。 所谓本命器,便是与修炼者身心合为一体的器物,一旦炼制成功,就能使器物威力增加,发挥出超越品阶的杀伤力。 例如徐志远的双红刀,与火属性的修炼者合为一体,就是本命器。 老家伙凝聚了几天如同千万年心血的长篇巨著,实可称为炼器界的瑰宝! 不过,本命器的炼制,对于现在的徐志远来说,还有些久远,他现在的精力,大多集中在《炼器术法》的前篇,关于炼器之道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炼器术法,以求早日炼制出下品宝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志远也是逐渐与老家伙更熟稔了起来,两个祖宗性情纯朴,而两个祖宗不像那些臭有名气之人,暗藏心机,对徐志远与不利,反之,却是由衷钦佩两个祖宗的炼器之术,诚心相待,三人很快就成为了忘年之交。 在交谈中,徐志远也知晓了两个祖宗为何对啊锻造事业如此关注的原因。 说起两个祖宗进入徐志远脑海里的过程,颇有些滑稽,倒像是一场无妄之灾。原来,当年,两个祖宗偶然受伤经过悬崖边,被逼退到悬崖口之时,正好撞见悬崖边有两人修炼者在激战,情景惨烈,都已是伤痕累累,性命相博,看样子颇有点同归于尽的架势。 本来,无论别人斗的怎样你死我活,两个祖宗也不会怎么去关心,但那两人使用的灵器十分特别,幻祖不由动了心,躲在一边,心想若是运气好,等到两人同归于尽时,收了这两件宝器,免得暴殄天物。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运气背了,喝凉水也咽着,那两人最后竟是双双自爆,风暴狂卷数百里,将远远躲在一旁的两个祖宗席卷在内,两个祖宗身不由己,掉进了悬崖口中。 阴差阳使,鬼使神差,两个祖宗又从悬崖口,不偏不倚的坠在圣坛上,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圣坛竟是处于开启的状态,将她们传送进了这个阵法里。 说起来,他们都是先一步来到了找个地方,是自从陆地跑到在海底以来,第一个成为顽皮的先锋探险者。 不过两个祖宗这个先锋探险者,实在是有些憋屈,先不说他不是自愿来此,而且当年他进入悬崖之时,修为也只是高高在上而已,在这黑暗也无的苍莽大地上,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所幸,两个祖宗生性乐观,既来之则安之,后来找到了这座殿堂尚算完整的山峰,加以修整布置,便是在此居住了下来。 在这漫长岁月中,两个祖宗也曾四处探查过这个出口,偶然的触碰了什么阵法,但是机关内凶险无比,若非他机灵,差点命丧在机关,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一直在这里沉心研究炼器之道,终于编著出了《炼器法》这篇巨著。 时间飞逝,转眼间的严婷研读《炼器法》,也已是第五天了。 这一天,徐志远的炼器房内。 数十丈见方的房间,俱是由耐火的棉岩砌筑,正中间放着一个厚重方鼎,构造巧妙,乃是成大器精心打造的炼器鼎。 此时,徐志远正伫立在炼器鼎前,脸色略微凝重,经过五天不眠不休的研读《炼器法》,他对炼器之道有了一定认识,勉强已可称为入门级别,今天,他便是要亲手试炼,目标是炼制成功一件下品宝器。 在脑中将掌握的炼器法回忆了一遍,徐志远微吐一口气,没有迟疑,右掌上倏地燃起一团红色火焰,一挥之间,投入了炼器鼎中。 据《炼器法》记载,炼器最理想的火焰便是用与炼器者心神相连的本命之火,这一点,徐志远却是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火红烈焰在炼器鼎中迅速燃烧起来,宛若怒花盛放,徐志远以心神控火,逐步将火焰控制在一个温和的火候,只见火舌微舞,犹如一朵火红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