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迷案_第16章 意外(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意外(1) (第2/2页)

4个,其他三个分别为原制药公司、造纸厂、水泥厂家属区。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四处地点排查完,找出王芳的生活起居地,接下来还要对王氏兄弟就读的学校进行走访。”

    “这四个地方,要是找遍了没找到怎么办?”小王这个大嘴巴,又开始乱放炮。

    咦声一片。

    大家都开始唾弃小王。

    “承你吉言。”彭杰说。

    “年轻人,说话真是百无禁忌。”老刘说。

    “刚刚拉完屎,没擦嘴吧。”欧阳说。

    小吴没说话,却瞪着小王,和彭杰老刘一起,朝欧阳竖起了大拇指。

    “没找到就继续找,你一个人找。”李竹道板着脸,说。

    小王吸了吸鼻涕,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一天过去了。

    时间能验证一切。比如,它证明了小王就是个乌鸦嘴。

    6个人按照惯例,以建设路口为出发点,由近及远,分成三组各自去了原制药公司、造纸厂、水泥厂家属区,最后在427家属区汇合。单位小区一般都有物业服务,但这里的物业服务和高档公寓的不一样。前者只负责收取水电费和卫生清扫,后者还会要求租客提供身份信息。他们通过向物业了解、电话询问以及入户走访的方式,结果都说没有租房超过10年的五十几岁的单身女租客。

    渐渐地,灯火越来越亮。就在黑夜擦去楼房的影子的同时,无数盏车灯、电灯又亮起来。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放射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一行6人精疲力尽地走出427小区大门,谁都没心思说话。

    这个办法既然行不通,信息组暂时也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基本就是没结果。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接下来意味着什么。抽调大批警力,在这一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耗时耗力、刺激舆论啥的,都顾不上了。

    没有更好的选择。有压力,就由处座担着吧。大家都心照不宣。

    427小区大门外竖立着一座人行天桥,穿过天桥是南郊公园。公园旁竖立着一片建筑群。

    李竹道走在最前,大家跟在身后,都以为他在琢磨案子,结果李竹道却在这一片建筑的入口大门外停了下来,抬头看了一眼,然后走了进去。

    大家也抬头一看,见这门口左边挂着“堰城市社会福利院”,右边挂着“堰城市儿童福利院”的牌匾。

    除了老刘,大家都一头雾水。

    “王芳会住在这里?”彭杰问。

    “意料之外,意料之外。”小王说,“王芳利用另一个假身份扮成孤寡老人,哪还有比这更好的掩饰?谁会想到一个孤寡老人,会是个‘造假专业户’?果然是高手在民间,王芳不简单啊。”

    “年龄不对,这得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才能进。”欧阳说。

    “别忘了王芳是干什么的。对于她来说,这只是在自己的身份证上改个出生日期的事。”小王说。

    “李队真厉害,这都能想到。”小吴由衷赞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彭杰唏嘘不已。

    “行了,行了,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老刘说,“收收你们的脑回路,李队这是……回他自己家。”

    “回家?”大家都满脸诧异,异口同声地问。

    老刘想了想,说:“这也不算什么隐私和秘密。你们和李队共事,少则三五年,多则六七年,除了失踪的小尹,有听他提起过父母家人吗?有听别人提起过吗?你们进队里的时间都比他晚,我是看着他进队里,又看着他一步步走到‘李队’这个位置。这孩子,不容易……”

    大家都唏嘘不已,小吴更是鼻尖发酸。

    只有小王还满头不解,傻啦吧唧的问:“神马意思?李队是把他爸,还是把他妈丢这里头了?”

    大家都朝他翻了个白眼。

    老刘指指“堰城市儿童福利院”的牌匾,又看了看小王,然后连连摇头,大约是在感叹你这一下怎么这么蠢。

    彭杰拍了拍小王的肩膀,说:“你到底是怎么进的刑警队?”

    “有你跟着李队,李队的工作压力应该会‘减轻’不少。”欧阳说。

    小吴没说话。

    李竹道突然出现在门口,说:“怎么都不进来?今晚在这里干饭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