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十三)明王金身 (第2/2页)
护法,现不动明王岔怒法相,当以佛法加持,以大法力护众生安全,遍放清净光明,照遍三千大千世界,扫除一切魔王歪道,焚尽种种罪恶。”一声佛号响起,不紧不慢,声音宏大无比,众僧听后只觉心中宁静祥和,波澜不起,泼瓢大雨滚滚而下,却是侵不进这三尺佛门之地。 天际中显出了一尊光芒万丈的法相金身,口诵空门佛号。刚开始时还远在天边,此时雷声刚起,闪电劈落之时,已到了灵台山十方禅院,巍峨耸立,大放光明。 这尊金身端坐七品莲台,头顶智慧佛光耀耀如日,手持金刚宝剑,金光闪闪,其上金龙缠绕,龙头喷吐之间虚空碎裂,黑洞涅灭,手持念珠,怒目金刚,威严无比。 这尊金身刚显时顶天立地,充斥天地之间,眨眼之间急剧缩小,变得只有丈六高下,佛光闪闪,如同实质。 这尊金身端坐不动,手中宝剑上的金龙腾空而起,迎风见涨,龙头吞吐,一个呼吸之间,有如长鲸吸水,便把这遮天蔽日的雷霆电火、天地乌云吸的个干干净净。还似不过瘾一般,甩甩尾巴,回到了宝剑之上。 瞬间天朗气清,阳光高照。却见空中骤然响起雷霆爆响,四周漂浮的白云四处散开,一只硕大无朋的金色竖眼,从空中挤了出来,竖眼周围雷霆环绕,空间幻灭。冷冷的盯着这灵台山。 这只眼睛看到了那尊金身法相,却是神色缓和了下来。一道威严无比,滚滚如雷的声音响起:“想不到是明王法场,既然明王法相在此,今日之事,便不再追究。下次如果再犯,再敢窥探轮回,定叫你等凡夫俗子神魂俱灭,永生永世不得入轮回。”巨眼说完,火光一闪,已经不见踪影了,只剩下滚滚回音飘荡在空中,震耳欲聋。
终于云收雨歇,风平浪静,又是一个艳阳天。众人定睛看时,法台上那尊丈六金身不知何时亦是消失不见了,众僧面面相觑,心中却是感叹佛法无边,不由得更加坚定了自己虔诚向佛的决心。 这时,见空禅师已经功行圆满,禅院中各种异相纷纷消失不见,台下众僧念经之声,渐入尾声。 见空禅师收了功,闭目调理内息。半响睁开双开,双目神采奕奕,闪烁着莫名光泽,对公孙青苓说道:“贫僧集禅院众僧之力,观令郎纹理命络,有如舟行大海,不知其广阔汪洋,如木植山岳,不知其巍峨壮阔。虽然如此,贫僧功行冥冥,天人合一之际,见满天殷红如血,血海滔滔,众生疾苦,也有佛光普照,凡尘净土,清净道场,洞天福地,百姓安居乐业。天道昭昭,其势如火,不可挡也。只可顺利为之,结果如何,尚未可知。须知这世间红尘浊世,纷纷扰扰,乱世将临,邪魔横行,惑人心智,千年修道,不及一念成魔。只愿江河壮其胸怀,日月明其心志,不骄不躁,不忘初心,不坠魔道,方不愧我明王之意,日月本心。” 见空禅师说完,神色端重无比,连诵几声佛号,对杨玄风夫妇说道:“此子乃是应劫之人,杀劫深重无比,今日得我佛门大威德菩萨不动明王庇护,这是万古罕有之事,此子与我佛门有缘,不如取名“明”字,消灾磨难,也愿其明其心志,坚守本心,方可转危为安。” 杨玄风自然是大喜,拜谢道:“禅师赐名,断无不应之理!今日禅师大恩大德,他日玄风必当竭死以报佛恩。” 见空禅师赶忙谢礼,说道:“佛祖舍身饲虎,割rou喂鹰,此乃佛门大慈悲。行善布施,不过是我空门之人应做之事,还望施主以后不必在行此大礼,贫僧万万不敢接受。何况施主乃大乾帝胄,心怀天下,善意为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施主亦不用太过忧虑令郎。先天凶命,抵不过后天之福,天赋卓越,抵不过日夜苦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还望施主二人懂的这个道理,多多行善积累。” 杨玄风亦是连连应允。 下午,杨玄风与公孙青苓二人心事已了,带着杨玄风、杨茹风、王忠几个在见空禅师的陪同下,好好游览了一遍十方禅院。数人都是玩的尽心,开心无比,一路欢声笑语。 是夜,杨玄风与见空禅师二人秉烛而谈,一宿未睡。凌晨,天不过刚亮,数人轻骑快马,怀揣圣旨,下的灵台山来,赶往将军府,为北境之行做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