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353-1 (第2/2页)
线安设的网状相邻关系。客观上,需要保护管线安设权人的权利,结成最广泛的物权统一联盟。很多情形下,保护单个管线安设权人的权利,也是保护大多数人的权利;保护单位管线安设权人的权利,也是保护众单位管线安设权人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法律的强制性的权利。 譬如,某个业主要安装、铺设管线,当然要选择最便捷的路线,利用相邻的土地或者建筑物,而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不能拒绝,这就是法律的强制性。又如,中国从国外引进的天然气管道,需要经过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的地方非经过不可,有的地方绕过会增加很大的费用,而必需经过的地方,土地权利人不能以任何借口来拒绝。否则,工程进度、经济效益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影响到部分地区不能供气。 管线安设权与通行权、用水权、排水权都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铁三角物权关系”。其中,管线安设权与通行权可以视之为“物上通行权”,即“管线的物上通行权”,这种粘合的权利关系是始终不渝的。即使从狭义的通行权上考量,没有人与物必要的通行权,就不能实现管线安设权。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管线安设权与用水权、排水权也有或多或少的“物上通行权”,即“水流的物上通行权”,其中用水管、排水管的通行权是十分牢靠的“水流的物上通行权”。即使从狭义的通行权上考量,没有人与物必要的通行权,就不能实现管线安设权。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 三是权利同一 管线安设权是最普遍性的权利之一,城市中所有的业主人手一份这种权利,农村中的业主获得这种权利者日益增多。这种权利是同一的,只要安设管线的条件成立,管线安设权就可成立,而且是不分人的高低贵贱的。全世界各国一致通过管线安设权的法律保护,是人类文明进步使然。 权利同一还表现在:土地利用权、地役权、建筑物空间利用权和人与物通行权的同一性,管线安设的工作权与生活权目标管理的同一性,各国民法认同感受的同一性,物权化规范与调整方向的同一性,权利向管线安设权人倾斜的同一性,不动产相邻权利人相互放权让利的同一性,管线安设权的设立、行使、保护、限制、变更、转移与消灭以及规范与调整机制的同一性。所有这些,都是管线安设权普惠制、类同公益制、权利扁平制的客观条件使然,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民事权利之一。
四是权利固化与特异化 管线安设权真的是极其奇特的一类物权。一般的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制度物权总是讲排他性,而它总是讲同一性、融合性、普惠制或者双惠制,一反常态,桀骜不驯。它也不讲什么权利的设立、变更、转移、消灭这一套,因为这种权利你有、我有、大家有,好象得到这种权利是不花费钱一样的很容易;这种权利好象是自然形成的,可以从小到大固定地一辈子拥有,其财产权一般也可以自然传承几代人。所有这些都是无与伦比的。 五是执行容易 管线安设权人在他人的土地、建筑物上安装、铺设管线,不会对他人的财产造成大的损失。某些管线的安设,对于相邻不动产权利人可以间接受益。一般而论,间接受益的作用远远大于直接妨害的作用。有损害、妨害,管线安设权人补偿到位,事情就了结了。 尽管安设管线的项目很多,网状的相邻关系牵涉面很大,但是大家的受益程度远远大于损害程度。同样是相邻关系,比较用水、排水、通行这几种权利的行使要容易得多,争议较少,相邻关系相对融洽。这也说明了本条款关于管线安设权的法律效力很强。 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则司法解释”规定:“相邻一方因施工临时占用他方他用的土地,占用的一方如未按照双方的约定的范围、用途和期限使用的,应当责令其及时清理现场,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在实践过程中,管线安设权人只要依约完成清理现场、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的任务,很少有赔偿损失的义务。即使是有赔偿损失的义务,赔偿额度或者补偿额度也是不会太大的。在宽松环境与条件下,管线安设权人行使权利和解决物权纠纷,相对地容易得多。这主要得力于中国土地公有制的杰作。否则,只要涉及到地权纠纷的案件,包括管线安设相邻关系和物权关系纠纷的案件,就会变得艰难险阻一些。中国台湾地区、瑞士等国家制订有管线安设相邻关系的法律,是将“全部损害赔偿”和“支付偿金”放在突出位置上考量的,特别是印度这种严重私有制国家,管线安设权有很多困难,这主要得力于他们土地私有制的报应。 相关法律:物权法第88条 相关名词:〖管线安设权〗 字数:3888字 全面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财产权是分分钟的要务 一切从现在开始hold住物权法精髓 当代物权法的开山作 宏观物权法的奠基石 物权法的饕餮盛宴 品茶品酒不如品宏观物权法 全世界物权法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1000万字的尚方宝剑 从博士后到到中小学文化者的贴身保镖 世界上内容最完整意境最深邃文字最工整的物权法巨著 中国品牌 中国正能量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 《解析物权法》 好书齐欣赏 润物细无声 启动防火墙 遁入物权门 请浏览创世中文网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电子信箱:QQ437116637或62759241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