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_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449-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449-1 (第1/2页)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449-1

    拾得漂流物与失散饲养动物的处理

    一、基本理念

    拾得漂流物或者拾得失散的饲养动物的处理,系指依照普通物权法以及参考道德法、习惯法或者自然法、逻辑法,并且准照遗失物的处理办法进行适当的正确处理。基于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和良好风尚,采取奖罚分明的政策。当事人不得以没有获得利益为由拒绝履行应尽的义务。

    漂流物,是指随水流漂移的遗失物和个别的无主物。法例与通说上,失散的饲养动物也比拟为漂流物。确切地说,漂流物就是遗失物的一个特别的品种,它与遗失物的法律关系、法锁关系、物权关系、信托关系、合同关系、排他关系、对世关系和社会关系最为贴近。

    漂流物与失散的饲养动物可统称遗忘物,基本上属于遗失物,个别漂流物属于文物,个别失散的饲养动物属于野生动物。故此类遗忘物很适合物权法第107条、第109条至第113条等条款的相关规定,即“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之一。实质上它们主要由道德法规范与调整的,成文法是在道德法规范与调整基础上上升为建设性、指导性规定的。

    二、一般措施

    1.拾得漂流物的处理

    漂流物,是指随水流漂移的遗失物和个别的无主物。

    漂流物的主要物权特征是:

    第一,尊重道德法与自然法成就发现人与所有权人的物权关系。漂流物主要是在江河湖海水面上漂流而与失主脱离控制之物品,一般是与地理位置、环境气候、水流方向和物品占有人的控制关系等等因素有关的物品,欲考量发现人与所有权人的物权关系,首先是要考量漂流物的自然法关系。失主对于漂流物的远距离、流动范围甚至于长时间的控制,失主又人生地不熟,客观上给予发现人以可乘之机,在这种特殊情势下更需要发现人的自律与自觉,要求发现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法律是纸面的东西,关键在于发现人要合乎行为规范。拾得漂流物的处理,首先要平衡发现人与所有权人的物权关系,首先要尊重道德法与自然法。

    第二,法律赋予当事人的及时处理权或应急处理权。漂流物不是一般的遗失物,更要及时处理或者应急处。漂流物脱离失主控制的时间越长、距离越大,对于失主越是不利。显然,法律赋予当事人的及时处理权或应急处理权是必需的,且是有利无害的。首先,允许发现人打捞、拾得漂流物包括落水的人物,在漂流物与漂流人同时存在的情势下,发现人应当先救人后救物。倘若发现人只救物不救人就涉嫌犯罪,自古以来见死不救是大罪过;倘若发现人先救物后救人就涉嫌故意犯错误,也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发现人不只是“及时”地向有关部门送交或者指示交付漂流物,则必须是“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送交或者指示交付漂流物。漂流物数量大、体积大、面积大、重量大而发现人自己无法处理时,或者对于打捞人有生命危险之虞时,应当通过手机等办法第一时间报告公安部门来处理。

    1966年以来国际海事组织成立了无线电通信、搜寻和救援和航行安全委员会,中国也是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之一。《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修正案对于中国每个公民有效。倘若发现人即中国公民在国际公海上行为不当,触犯了国际法,那不仅仅是个民事责任问题,更加重要的是国际纠纷、国际形象的问题了。

    第三,注意财产权保护与人身权保护相结合。某些大件漂流物的打捞存在困难与危险,发现人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打捞漂流物。漂流物不是陆地上的遗失物与遗忘物,不是立等可取的那种漂流物。打捞漂流物需要一定的设备、人力和一定的戏水技法,只要物不要命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发现人自己擅自打捞漂流物出现伤亡事故,应当由他自己负责,与失主没有关系。失主自己和请求他人打捞漂流物同样地要安全第一。

    《吕氏春秋察今》中有个刻舟求剑的故事,后引申为不懂变通,墨守成规,或者是一意孤行,得不偿失。成语《吾腰千钱》讲的是一个会游泳的人与其他四五个人乘船,河水突然猛涨,船到中游破了,大家劝告他丢掉身上的一千文钱逃命,他却不听,结合他为这一千文钱所累,溺死在湘江。

    第四,漂流物的物权关系比一般遗失物物权关系更难理顺。物权法列举了遗失物和不明漂流物、埋藏物、隐藏物等四大类遗忘物,不难发现漂流物的处理有很多困难因素,其物权关系比一般遗失物物权关系更难理顺。漂流物可以四处漂泊,失主保留证据、寻找和请求返还漂流物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失主和所有权人在漂泊过程中死亡了,事情更加变得不可捉摸不定了。发现人隐匿、私分、哄抢、侵吞和破坏漂流物也相当的容易。总之,漂流物的物权关系比一般遗失物物权关系更难理顺,发现人违法犯罪并且没有得到法律处分的不是少数。对于破案来说,需要很专业的公安机关来完成。

    产生漂流物的主要因素,是洪水、海啸、飓风、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江河湖海运输与流放漂流运输、渔业捕捞等业界中的物损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导致原占有人、掌控人与物品脱离,而物品随波逐流至不确定的地方。

    拾得漂流物,原则上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失主有悬赏广告的,应当据此履行兑现赏金或者实物的义务。一般可以参照拾得遗失物的相关规定执行。如果拾得的漂流物有文物或者是文物的,应当按照文物管理法的规定处理。

    拾得漂流物应当不迟延地返还失主。拾得人应当不迟延地及时通知失主或所有权人领取,或者送交水上公安部门或者陆上公安等部门依法处置。一俟招领公告届满,可依法将其漂流物完整无缺地上交国家,由地方基层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