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510-1 (第2/2页)
的。说它“是同步的物权等级”,一是指“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与“集体的土地用益物权”均为“集体的土地用益物权”;二是指“集体成员的土地所有权”与“集体成员的土地用益物权”均为“集体成员的土地用益物权”。 西方国家的合作化农庄和合作化农场算作私有制单位,不算公有制单位,唯有国家的农场才是公有制单位。民法(私法)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包括合作化农庄、农场和个人的“私有财产权利”。在这里,公有与私有区分开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用益物权区分开了。不过,对于农用土地的“专地专用原则”,中国与西方法制化国家的政策口径是基本一致的。 第二,转让土地与补偿机制不同。 中国的农村土地物权权属的两面性,决定了土地物权政策的两面性。几乎农村所有的征收、征用土地事件,均由地方政府主导,“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人”是不能作主的,广大“用益物权人”村民个人更是不能作主的。一亩耕地出售价格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村民所得往往不到一个零头。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才是最大的赢家。 西方国家私有的土地所有权人,其所有权也受到“公法”的诸多限制。不过,一切买卖土地的事件,土地所有权人占有主导地位,可以直接与房地产开发商讨价还价,可以将大部分土地收益据为己有。政府所作的事情,用征收不等额和高额地产税和暴利税来调节,用不动产购置税、遗产税来调节。私有的土地所有权人是地主、富农等自耕农,不包括佃农即收益租赁型用益物权人。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征地补偿政策各有千秋。因为中国的农村土地承包制为均田制,趋向于平均主义的征地补偿政策,不存在土地所有权人与土地用益物权人征地补偿上的差异,可以从源头上部分地抑制分配制度方面的两极分化。但广大农民的补偿所得仍然非常偏低,难以避免失地几年以后的贫困问题。西方国家人为地将农民阶级分为所有权人和用益物权人两大阶层,自耕农的权益远远大于非自耕农的权益。当土地买卖进行以后,自耕农可获得暴利,非自耕农所得无几,形成巨大的的反差。 近年来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增加了补偿项目,提高了补偿标准,已初见成效,开始建立了长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农民阶级一直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诉求是公平正义的诉求,广大公民也迫切盼望政府让利于民,让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政策更加阳光一些,让广大土地承包用益物权人得到的实惠更多更好一些。
三、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土地补偿政策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第2款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所谓承包地,应当包括承包人所承包的耕地、草地和林地。这种承包地征收补偿政策是全面的,补偿权对象不是专门为耕地承包补偿权人设计的。至于具体的补偿费标准与补偿办法,则没有具体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表面上是普通法、民法,实为行政法或者是行政经济法。这种专门法的效力优于物权法的效力而次于土地管理法的效力。土地管理法是总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是分土地管理法,虽然是平行的法律,但仍然有主次之别。 四、草原法规定的土地补偿政策 草原法第39条规定:“因建设征用集体所有的草原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给予补偿;因建设使用国家所有的草原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草原承包经营者给予补偿。”“因建设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应当交纳草原植被恢复费。草原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用于恢复草原植被,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草原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由***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会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以上规定将国有承包地与集体承包地分别规定。实际上自从实行农业承包制以后,国营农场的投入与劳动分配关系不再由国家负担,均成为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主体,这与农村集体的承包方式几无差别。故理论上两者之间的补偿办法应当是一致的,至少是基本相当的。 问题在于,土地管理法规定的是耕地征收补偿,牧民占有的草地是农民占有的耕地的许多倍数,不清楚怎么参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的。 草原法表面上是普通法、民法,实为行政法或者是行政经济法。这种专门法的效力优于物权法的效力而次于土地管理法的效力。土地管理法是总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是分土地管理法,虽然是平行的法律,但仍然有主次之别。 相关法律:物权法第132条 相关名词: 〖用益物权人补偿权〗〖承包地征收补偿制度〗 字数:3888字 全面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财产权是分分钟的要务 一切从现在开始hold住物权法精髓 当代物权法的开山作 宏观物权法的奠基石 物权法的饕餮盛宴 品茶品酒不如品宏观物权法 全世界物权法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1000万字的尚方宝剑 从博士后到到中小学文化者的贴身保镖 世界上内容最完整意境最深邃文字最工整的物权法巨著 中国品牌 中国正能量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 《解析物权法》 好书齐欣赏 润物细无声 启动防火墙 遁入物权门 请浏览创世中文网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电子信箱:QQ437116637或62759241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