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670-2 (第1/2页)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670-2 抵押公益事业财产属于高级零物权 一、基本理念 抵押公益事业财产属于高级零物权,指法律禁止抵押、转让、处分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应当属于高级零物权,仅次于禁止抵押、转让、处分土地所有权。主要由所有制制度、信托所有权制度和抵押物权制度规范与控制。 首先,公共利益高于一切。 战后各个国家争先恐后地实行福利社会主义,普遍推行“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原则。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设置公益事业财产防火墙、高压线,禁止抵押、转让、处分是既定方针,永远也不能动摇。 其次,国家提供的社会公共品一样也不能少。 国家再困难也不能随意抵押、转让、处分公益事业财产,这些财产是国家提供的社会公共品,一样也不能少。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其三,公益事业财产自由抵押、转让、处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隐患。 公益事业财产是一律禁止流通的特殊财产,自由抵押、转让、处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隐患。导致很多孩子不能上学,对于国家和个人留下了缺钙病的隐患。病人不能方便就医,会失去健康与生命。总之,对于整个社会是有害无益、遗患无穷的。 其四,抵押公益事业财产属于高级零物权是法定的铁律。 对于每个国家而言,抵押公益事业财产属于高级零物权是法定的铁律。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破坏公益事业财产,就是破坏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安全,任何人也不能容允。 二、一般分析 立法专家指示,无论是公办的或者是民办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一律禁止抵押。其他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也不得抵押,比如,不得将公共图书馆、科学技术馆、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少年宫、工人文化宫、敬老院、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目的的设施抵押。 首先,公益事业的不动产,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社会公共利益优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经济利益。如果不禁止此类不动产的抵押,就会与福利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背道而驰,颠倒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对于公众利益产生直接的损害。 公益事业的基本职责与社会义务,就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务品,满足人们接受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 中国有近14亿人口,文化技术素质相对偏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硬件和软件严重不足。加上历年来教育投资资源累积下来的缺口、欠账太多,加剧了教育需求量与供给量的比例失衡。国家在努力发展公办教育事业的同时,也大力鼓励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投入到教育上来,并给予了政策上许多优惠条件。稳定教育事业,也是稳定局势、稳定社会、稳定群众、稳定未来的必要措施,也是法定的普及教育的社会制度使然。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也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治病救人以至于生老病死的重大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稳定性。中国底子薄、人口基数大,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本来就不大,加上环境污染的加重,老年化时代的来临,医疗卫生保健严重不足。国家在努力发展公办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同时,也大力鼓励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投入到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上来,并给予了政策上许多优惠条件。稳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也是稳定局势、稳定社会、稳定群众、稳定未来的必要措施,也是法定的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的社会制度使然。 其次,为了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国家对于公办的事业单位、民办的社会团体给予了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使用权政策和批建政策等给予了大量优惠与扶持。目的在于努力增加学校、幼儿园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公共品投入,增加有效供给量。如果不禁止此类不动产的抵押,就会发生当事人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非物权化倾向,是违反物权法关于权利与义务相对均衡的原则立场。 学校、幼儿园和医疗卫生单位,从各个项目的批准立项,到财政拨款、划拨土地使用权、建设医疗卫生设施和各种配套设备,以及人才的培养和税收的优惠等等,国家几乎是有求必应。国家寄予事业、团体单位以厚望,两者之间是信托物权关系。如果违背这种信托物权关系,当然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当然是要财产所有权人、土地所有权人同意才行。 有的地方的官员,以学校、幼儿园和医疗卫生单位“长期亏损、地方财政不堪重负”为由,不遵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也不走法律程序、不经当地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就擅自抵押、转让公有学校、幼儿园和医疗卫生单位给私人资本家或者管理人员。这种破坏公有制和公共事业的行为,是“人治代替法治”和“权大于法”的恶劣的违法行为,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上级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法院均有权制止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并追究责任人的行政、法律责任。对于这种官员而言,本身是属于“零物权”范畴,即使是造成了既成事实,也要采取一票否决权或者定向否决权的办法来制止其违法行政的恶劣行为,追回国有资产和相关设施,恢复正常的教学与医疗工作秩序。 其三,如果胡乱的抵押、转让学校、幼儿园和医疗卫生单位,是不是又要让3000多万人回家吃老米、喝西北风去呢? 据新华网2011年11月26日披露,全国共有事业单位130万个,从业人员约3000万人。在这些事业单位中,人数最多的是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