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本一_第四十章 铁索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铁索寒 (第2/2页)

止正建议向南行,沿雅安、峨眉一线,取道云南。这一路山高水险,不利于骑兵推进,想必比较安全。若想回到二十一世纪,也得先保住性命才行。止正行伍出身,深知无论在哪朝哪代,以区区个人之力,都无法阻挡战争巨轮的碾压。

    其他人没有意见,包括文从心。她只想着,只要出现危机,就拉着张辽和二皮瞬回丹园。至于其他二位嘛,只能抱歉啦——本单位通勤专车,座位有限,不卖站票。

    此时天光放亮,大宋的空气,真的很好。氧气十分充足,沿途绿化搞得也好,不是林业部门养护的功劳,是砍伐的少,到处郁郁葱葱。官道修的也过得去,虽是土路,还算平整。比后世窄了许多,但没有机动车抢道,反而显得更宽了。

    张辽身法,略输于文从心,但仗着身高腿长,也能隐隐追上。止正也不弱,虽未有纠丹炼体的造化,仅凭惊人悟性,从行端法师的经藏里学到了一身功法。只是苦了宗芳,这位七四九特勤墓碑同志,用一路狂奔,追着别人的竞走。饶是体能强悍,也渐渐香汗淋漓。

    止正心地倒好,在沿途被难民遗弃的村庄里,牵来一匹无主辕马,让宗芳骑了。虽然没有马鞍,但套了简易缰绳,总算暂时缓解了她的苦。四人一路南下,渐渐远离战乱之地,偶尔,可以听到山林里樵夫的山歌,有时也能瞧见洗衣村妇,在江边挥舞棒槌。这种复古的悠然景致,对现代人而言,颇为难得。大家心情也逐渐好转起来。

    野外生存,对这几位而言,不算难事。特别是宗芳,有过系统的专门训练,反倒脱颖而出,指导大家收集最有效的生活物资。张辽边走边学,知识长进了很多。当然,宗芳的个人消耗也是最多的,其他三人,都隐隐到了餐风饮露的rou身境界,放在哪个朝代,都算半仙之体。

    黄昏时分,一条大江横在面前,江水汹涌,滔滔奔流。众人收了身法,那匹辕马已然累的脱力,口吐白沫躺在路边草地上,再也不肯起来。

    “这是金沙江,按后世的划分,已经在省界上了。再往南,就是滇地。”止正指着江水解说。张辽顺着江面看去,一片水雾之中,影影绰绰,一条横江铁索,自北向南,骄然飞跃。不禁叹服,“没想到阿——大宋就有了这等技术,直把天堑变通途!”宗芳捋了捋头发,“可不能小看南宋,富庶得很哩。是史上有名的高收入高消费王朝。技术高,赚钱多;钱多,技术更高,如此良性循环,差一点提前进入资本主义了,可惜……”止正接口道,“可惜大家都只想着骄奢,导致娘炮横行,民风疲弱,军备废弛。大汗纵马射雕,皇帝引颈待割。这大好的花花世界,也只是给人做了嫁衣。”

    老兵无限唏嘘,女特勤也感触良多。二皮从文从心肩头跃下,自草丛中拖出一只野兔来,只有它,毫不关心王朝的更迭,专注于口腹之乐。“我们过江吧!”张辽一挥手,率先向浓雾中的铁索北端奔去。

    其他人也不着急,慢悠悠跟了过来,忽然看见前面的张辽,蹲在路旁,向他们打手势,意思像是保持隐蔽。有情况?

    金沙江这一段,只有一根索,壮汉手腕粗细,由环环相扣的铁链构成。不是供人倒挂滑行的,用法是,旅人在江水中放下木排或者充气羊皮筏子,船工用一支长篙顶部的铁钩,勾住头上的铁索,保持船身不被异常湍急的江水冲入下游,再一点一点划到对岸。

    这当口,夕阳西下,一抹晚霞映着江面。铁索南端,来了七八个人,全都不走寻常路,依次纵身跳到铁索之上,相互拉开一段距离,足下虚点,袍袖飘飘,大步如飞,直向北岸行来。张辽透过水雾,依稀看到他们袍子的颜色,非紫即黄。那铁索在多人蹬踏下,有节奏地弹动,频率始终不乱,显是这些人前后配合得极好。

    止正慢慢蹲到张辽的身后,悄声说,“是喇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