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攻守同盟 (第1/2页)
自己没有晋升大同府总兵之前,骆养性在朝堂上,会以上司的身份,一次又一次的帮助自己。可是,自己晋升大同府总兵,成为朝廷手握重兵的实权将领后,自己和骆养性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就变得有点名存实亡了。 作为天子近臣,骆养性之所以会在这几次的朝会上帮助自己,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利益,另一方面则是念在旧情上,希望同自己交好。 可是,这种念旧情的想法,维持几次可以,但是,绝对不能长久。 自己要想在今后的发展中,第一时间清楚朝堂局势,给自己尽可能多的争取利益,还真必须要有一个天子近臣,无时无刻的帮助自己。 而眼前同自己合作多次的骆养性,无疑是自己的最佳选择。 于是,经过短暂权衡的卫征心里,马上做出决定,同意和骆养性合作,在朝堂上结成攻守共同进退的同盟。 作为一个当朝元老,能主动提出这个想法,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给足了自己面子。如此情况下,如果卫征还矫情,那就是看不起骆养性。 所以,卫征想也没有想就开口肯定道。 “既然骆兄要我坦诚相待,那我就直说了:我同意同骆兄结成同盟,共进退,你在朝堂上,我在朝堂外,互相配合,不断发展自己。” “至于我向朝廷要怀仁县的目的:骆兄应该知道我在大同府进行大规模屯田的事,实不相瞒,朝廷把怀仁县给了我以后。我同样会在怀仁县进行大规模屯田。因为。现在的山西经过一系列匪患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流民…..” “只要有人,我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怀仁县的三万亩两天变成三十万亩。以三十万亩良田的收入,每年向朝廷上缴一万担粮食,应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屯田,种粮…..”骆养性一脸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 随后,一丝精光就浮现到骆养性脸上。大声叫道:“高….真是高明….卫兄,我对你的想法,可是佩服的要紧啊…..如果卫兄真的能在怀仁开垦出三十万亩良田,即使每亩良田只收获两担粮食,三十万亩也是六十万担粮食…..” “六十万担粮食啊,如果折算成白银,至少是几百万两。而卫兄你,每年需要付出的,仅仅是上缴朝廷的一万担粮食……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随后,一脸感慨的骆养性脸上直接浮现出一丝兴奋。对着卫征继续说道:“卫兄,据我所知。怀仁县的屯田还是你整个屯田计划的一部分。虽然我不知道你屯田的具体数量,但是,上百万亩良田,绝对是有的。” “就算卫兄你只有上百万亩良田,一年下来,也能收获至少两百万担粮食…..”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干旱年代,两百万担粮食在中原一带,绝对可以引起轰动。我的想法是,既然卫兄已经和我坦诚相待,那能不能将这两百万担粮食分给我一分部,让我也从中获得一些利益….” 两百万担粮食,即使卫征只分给自己其中一百万担,以目前不断进行波动的粮价,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至少一百万两银子的利润。 然而,让骆养性感到意外的是,对于自己这个建议,卫征竟然拒绝了….. 瞬间,骆养性脸上的笑容就被冷酷给覆盖,对着卫征一脸冷意的说道:“卫兄,难道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我在朝堂上给虎豹军做了那么多是,你难道连一些粮食都舍不得非给我一些吗,我又不是从你手里白要这些粮食,该给银子的,我一两银子都不会少。” 看到这里,卫征赶紧开口解释道:“骆兄息怒….我卫征并不是舍不得这些粮食…..” “只是,我这里有比贩卖粮食更加赚钱的生意要和骆兄进行合作,不知道骆兄是否感兴趣。” 原来,卫征听到面前骆养性想要和自己合作做生意的时候,卫征的第一想法不是粮食,而是精盐。 要知道,无论是在中国的哪一个时代,盐铁都是朝廷专卖的。如果没有足够实力,绝对没有办法插手盐铁这两个买卖。 而卫征要想将手中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精盐贩卖出去,那就必须要插手进去。 可是,以自己目前的势力,最多能在山西拥有影响力,将精盐贩卖到整个山西,出了山西以后,自己就没有办法了。 如此情况下,难道就这么让精盐这个如同下金蛋一样的生意这么荒废了…. 这绝对不是卫征想要看到的。 而就在这时,眼前骆养性的这个提议,直接让卫征想出一个具体解决办法。 骆养性不仅是朝廷大员,更是锦衣卫指挥使。目前锦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