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一同跳火坑 (第1/2页)
赵朴道:“在经济上,实行战时经济政策;政治上,扩大内阁和军部权力;文化上,实行管制!” 汪伯彦:“陛下,能否说详细些?” 赵朴道:“你不觉得江南百姓,很是清闲吗!走路慢悠悠,吃饭慢悠悠,一点也没有战争的紧迫感,好似天下太平了。似乎不久前,金军南下洗劫,是做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醒,不断的鞭策,时刻让整个江南的弦紧紧绷着,似乎距离江南沦陷只有十八天!” “战时经政策,就是整个经济都是为战争服务,农业、商业、手工业、造船业、冶金业等都是优先于军事,服务于军事……将整个江南,整个大宋打造成一架战争机器,为了战争而存在,为了战争而毁灭…………” “内阁的权力适当扩大,军部权力也要扩大,此时大宋需要集权,权力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而不是金军已经渡河,而议未决。” “还有我大宋言论太自由了,若是在太平年月,即便是说一些过分的话,那也没有什么。可如今是宋金之战,是你死我活之战,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一些读书人,无君无父,卖主求荣,四处散播投降言论,四处蛊惑人心,动摇军心、民心……这些人要不得,我免不了要开杀戒!” 赵朴说着施政主张。 这些内容很多,很是凌乱。重点就实行西斯统治,对内实行独裁**,对外实行战争。 此时的大宋,太民主了,民主有利于太平岁月的统治,但是不利于进行战争。赵朴的计划是,借助内阁,借助军部。将权力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提升行政效率,更好的对金军作战。 还有此时的大宋言论太自由了,在太平岁月无所谓,顶多是麻烦一些,多一些问题而已,可是在战争时期,则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赵朴可不想。前线拼杀流血,后方却是争吵不断,为议和和抗金。争吵不断。 此刻。应该统一思想,或者是进行思想**,文化独裁,舆论独裁,使朝堂上下,百姓都是一个声音。 为此他不惜实行“诏狱”。“文字狱”。 明朝的诏狱,不是东西;清朝的文字狱,更不是东西;而此时他将两者同时用上,更加不是东西。只是此刻为了北伐,为了灭金。所谓的节cao,早就被他丢弃了。至于后遗症,也懒得顾忌了。 种种负面影响,那只是以后的问题了,还是顾忌眼前吧! “此时我大宋,太清闲了,必须套上笼头,赶上鞭子,加速前进。” 最后赵朴总结道。 “战时经济政策,就是暴秦之法。”秦桧道,“陛下莫非是要效仿暴秦之法?” “嗯!”赵朴点点头道,“我愿意做秦孝公,不知二位谁愿意作商鞅!” “陛下慎之!”汪伯彦道,“我朝之法与秦国大不相同,东施效颦,可能死路一条!” 赵朴点点头,赞同道:“的确是死路一条。此时的金国,好似勃起的秦国,而我朝却好似日落西山的齐国。齐国有稷下学宫,好空谈,下笔千言,空无一物。其实,也不用抗金了,我对抗金本身就信心不足,失败率在九成九,只有不足百分之一的运气。其实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向金军议和,苟且偷安,等到几年后,或是几十年后,杀到江南,覆灭我大宋。正所谓,我死后,必然洪水滔天;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秦桧道:“陛下,局势还没有那样坏。只要兵精粮足,修生养息三五年,那时在北伐,金军必败!” 赵朴摇了摇头道:“三五年后,生活一安逸,小富即安,谁还会去拼命,谁还记得北伐。那时的北伐,除了劳民伤财,除了必败必输,似乎再也找不到一丝好处!” “陛下,秦朝苛政万万不可行。”秦桧劝说道。 “陛下,一旦实行,空有粉身碎骨浑之祸!”汪伯彦也是劝说道。 “这些事情,做不成,大宋反正是要粉身碎的,我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