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震惊天下(4) (第1/2页)
京都,皇宫,御花园。 牡丹花开,满园如春。 小桥青石,碧波荡漾。 半勺鱼食引百鲤鱼跃,丰盛佳果却无人问津。一袭皇袍巍峨如山矗立在池边,捧着只金龙百花碗,不时洒下七彩斑斓。数十臣下似铺地鹅卵跪去一片,头颅伏青草大气不敢喘。 江山风雨,飘零无序,以使大唐最高权力机构深感威胁。鬼谋北遁,二十年蛰伏,其锋芒必已大成,当年太傅必然更胜当年。没人会怀疑,待明年严冬至,他将会以无上神力覆灭苍生! 大唐江山,已初显危机… “往日你们不都把话说得挺满的么?” “朕是信以为真的,可今日一看可真叫人大开眼界啊。三十二城,七十九郡,守军千万,弓未开弦便自伤一箭,这算是千古奇闻了吧?” “臣等有罪。” 话,说得很轻。 但,天子之怒虽深藏于心不露于色,真龙的威压却足以让百兽瑟瑟颤抖。能跪在这里的,无不是跟随当今天子数十载的老臣,立下汗马功劳无数,如今连他们都表现得如此惶恐,由此可见这位不露于色的天子,此时心中是何等愤怒。 “仅仅只是有罪么?” “光天化日之下,司天监连死十二人。秦川、柴桑等地千军先发而后至,伤亡数十万。这是对朕的挑衅!朕真的很难想象,这些年来在朕的身边,朕的朝堂,朕的疆土,到底被安插了多少眼线,他才敢有如此胆量,肆无忌惮?而你作为刑部尚书,仅仅只是有罪?” “臣罪该万死!” “啵。” 话者重重磕下脑袋,沉沉的一声闷响,刺得旁人耳朵“生疼”。话者紧接着惶恐回道:“于司天监一案,臣责令督捕司严查,已找到确凿证据证明包括三名神机军师在内等十六人与此案有关,并将疑犯押至刑部严加审讯,相信数日内便能揪出其余同党。请陛下放心。” “那兵部的事呢?” “额…” 嗑破脑袋的官员犹豫着侧过一丝脸,看去身旁同样匍匐跪在地上的另一位老武官,老武官似乎明意,缓缓眨下眼眸。 话者再道:“兵部一事臣将亲自领三司督办,只是其中牵涉甚广,御林、苍云、虎奔、天策等军中将领皆有涉及,许多事情还需一一确认方可定论…” “要多久?” 话未过半当即便被打断,显然是废话太多。 官员颤抖一下,想去片刻,忐忑道:“恳请陛下宽容三月,臣必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还朝廷以清肃。” “三月?”天子显微怒,隐含于神色间:“兵乃国之根本,朕若等你三月后查得水落石出才能清肃朝廷,那边域的烽火狼烟恐怕早已烧至长安城了。” “可是…” “没有可是!” 话才出口,龙啸再次断喝! 鱼鲤惊退,花鸟蝶尽失色。 匍匐在地上的文武官员皆瑟瑟发抖。 二十年了,他们从未见过天子如此震怒。即便,二十年前也几乎没有… 天子怒道:“病入膏肓,当用重药。朝廷既已是千疮百孔之躯,那刮骨疗毒又何妨?该杀的便就杀了吧,这是朕的大唐,朕的话就是圣旨,谁都不能凌驾于朕的头上。” “……” 龙啸过后,声息渐婉。 而威严的龙息依旧镇压着此间,特别是最后一话,无形之中给人以一种唯我独尊的王者霸气,且含意极深,耐人寻味… 结合上一句“兵乃国之根本”,其意便为:大唐乃天子之大唐,大唐之兵乃天子之兵,“兵体”有伤当以重药刮骨疗毒,毒瘤该除的便就除了吧。而这二十年来,大唐的军队虽然明面上是由兵部调配,但实际上兵权却一直掌控在北城那座高塔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如此看去,天子这一番话说是整顿军纪,却更像以整顿军纪为由,清理那座高塔的根基呀。 “臣…明白。” 沉沉应话,似有千斤压顶。 一勺鱼食洒落清池,七彩斑斓的豆子散发nongnong鲜味,被惊吓散去的肥硕锦鲤,很快便闻着鲜味又陆续聚拢了过来。百鲤争食,鱼跃水渐,开青花朵朵,映艳阳绚烂。 缓片刻,天子道:“听说陈文书回来了。” 跪在后排的一位官员匍匐回道:“是回来了,不过伤得太重日前还不能下榻,正在府中养伤。南域详细已呈信于御书房,如实情并无出入。” “命可真大…” 看着不止涌出水面争食的锦鲤,威严的目光随之呈现出淡淡的冷色:“等他伤的好了,便命他去接手天策府的寿山案吧。” “遵命。” “把祁门来的尸首送去通天塔。” “额…” 脑袋嗑破的官员略有不解,疑问道:“请问陛下,尸首眉心之血是否需要留下。” “留来何用?那本是他的事情。” “下官明白。“ “……” 夜彷徨,人不安。 腥风伴血雨渐成磅礴。 在暗中的黑手逼迫下,大唐京都终于暴怒了。 入夜后,京都长安的气氛变得格外严肃。兵马巡防,街道宵禁,锦衣夜行执刑部手谕在两个时辰之内连闯数百门府,拿下近千人,其中不乏身居要职者,手掌实权者。经一夜审讯,这些人全成了街下之囚,被打入天牢。 翌日,六部尚书府、枢密院、大理寺、三公三师府等等,只要能在朝堂说上话的高官府第,几乎皆被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