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上任遇冷  (第1/2页)
    第一章上任遇冷    之所以有些无奈,是因为这个副省级城市的历任公安局长中,落马者众多。    谁做上这个公安局长,意味着如履薄冰。    姜山心知肚明,选择自己,是组织看上自己透明度高。    官场上,从来是浊者众,清者少。    如同姜山一般透明的更是凤毛麟角。    他临危受命,理所当然,成为最佳人选。    依照他的心性,自然不愿去坐这档子棘手的位子。    他的内心深处对于权力及钱财欲求不强,只求过得坦然自在,不愿受过多的羁绊与约束。    特别是经过参加国际刑警组织的联合行动,在香港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更让他感触深厚,位卑好做人    责任与担当必须有的。    但是,当个人能力不能游刃有余,不如退而求其次。    当上级领导与他个别谈话时,对此阐述的最明确。    关键时候省厅是他的娘家,遇到地方上的阻力时,省厅做后盾,如果闹翻了脸,最差让他回到省厅按照副厅安排工作。    这颗定心丸吃下去,姜山就有了分寸。    地方政府,对于公安局长这个位子还是非常看重的。    当年收看《英雄无悔》电视连续剧时,姜山对那句“公安局长这个位子不好坐啊!”的台词,记忆太深刻了。    此时,他自己也面临这个问题。    只是没有想到,情形更为严峻。    当时厅长与他谈话时,他明确提出了需要,就是安排好退路,有了退路就有底气与胆气。    壮士断腕,是因为他知道腕不会白断。    与地方势力叫板,必须亮出底牌。否则,让他们那帮政客抓住人事与财政,不死也得脱层皮。    公安局长的位子尽管难坐,但是众人都眼红,也是各方势力争夺、拉拢与巴结的焦点。    争夺,就是让自己的人去干。    拉拢,就是把干上的人拉到自己身边。    巴结,就是把这个人弄成自己人。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让公安局长执掌的大权旁落。    姜山深知青城里手眼通天的人物太多,从来不正眼看省里,动辄进京说话办事。    青城公安局长只要熬过一届,就会升至正厅,挂个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或政协副主席之类的。    此类虚位,全凭公安局长与主政者的关系。因此,地方势力要拿下公安局长很简单。    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山硬着头皮上任,自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他到青城上任,是由省厅安排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陪同着一起去的,直接代省厅长,也表明了省厅的态度。    厅长口头支票,就是答应等他稳定下来,再去检查工作,顺便给他撑腰装胆。    青城,是个副省级城市。    虽然远离省城,却是离京城比省城还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便利与历史渊源。    不只是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优越于省城的先天条件,还有着一种说不清楚的京城后花园背景。    这层关系,隐约可辨,却不能摆上桌面。    京城的当政者,大都与青城有着密切的联系,或出身于此,或在此有亲戚,或经常至此休养休养。    长此一往,青城的优越与潜力就彰显无余。    主政者有的一飞冲天,更多的是晋身升位。    到青城当官,自然成为各方势力的争夺热点。    姜山初到青城,按照惯例是依次到市委、市政府报到,然后在当地分管领导的陪同下,上任当地市委任命的局党委书记,然后再任经过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局长。    其中运作过程的快慢,就看当地主政者的态度了。    快的话,说明他们对新来的公安局长认可。慢的话,就有很多层意思隐含其中。    这也是一种搏弈,平静的例行公事过程中,各方势力无不在彰显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其中,私下的交流与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私下的交流沟通,就是争夺权力与利益的搏弈。    其中的奥秘,是好心人透露给姜山的。    姜山可不想如此妥协,坚持着自己的行事风格。    有着局党委书记一职,他就可以行使党委的组织权力。只需如此掌控住组织权力,就可以控制大局。    上任三把火的事,姜山坚决不去做。    他需要做的,就是坐观其变,在静水深流之中,把一切摆布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有了规矩,无需大动干戈,各行其事,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一切就好办了。    如果还需要教着怎么履职,那就太笑话了。    既然组织任命了,那肯定是符合任职条件的,业务不熟,自己去学,自己去熟悉就是。    如果不称职,不负责,组织不会让任何人尸位素餐的。    然后,当姜山在党委会上把自己的主政理念讲出来时,他说让每个党委委员“有职有责有权”时,每个人脸上挂着成熟的笑容,巴掌拍得很响。    党委委员全都表现得城府很深,神秘莫测。    在中层干部大会上,姜山按照警令部拟写的稿件,中规中矩,抑扬顿措,照本宣科,一字不落,一字不改地读完。    会场上,掌声稀稀落落,不时有人露出嗤之以鼻的神态。    这种会场效果,他早有预知,果然不出所料。    他的前任,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把公安局的局风折腾坏了。    人心涣散,歪风盛行,一时难以收拢和改变。    毕竟,广大民警们见过太多“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和“人前一样,背后一样”的小人,狐假虎威,人模狗样地当官。    而且,还有许多梗直廉洁的民警,正在接受着审查。有的还即将接受审查,其中很多人极可能将锒铛入狱。    惊慌失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