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繁复_第六十四章 施政私欲两不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施政私欲两不误 (第1/2页)

    看破红尘当然只是假相,五岁的娃娃皇帝被皇祖母玩弄于股掌,这是献文帝所不能忍受的。一次,献文帝从西山归来,坐在帝位垂帘后(原太后垂帘听政的龙椅上)观看儿子亲政,大臣们散朝后,拓跋宏跑进后殿,抱着父亲痛哭不已。

    献文帝大为惊讶地说:“你小小年纪就当上了皇帝,应该很高兴才是,怎么痛哭流涕的,让臣子看见多不好。”

    拓跋宏哭着说:“代替父皇施政而将父皇晾在一边的感受,痛切五内,只有我内心知道。”拓拔弘深受感动,安慰儿子说:“皇帝放心,这种情况是不会长久的。”

    是的,献文帝怎么能允许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长久下去。权力的诱惑是巨大的,巨大的权力具有巨大的诱惑力。风华正茂的拓拔弘怎么可能在崇训宫里安安心心地吃斋念佛,他每时每刻都在策划着致敌于死地,策划着复辟登基的方案。

    没想到父子二人的对话传进文明太后耳中,冯淑敏大为震动,这孩子确实精明过人,小小年纪竟然说出这种话,如此聪明早熟,将来如何驾驭?必须好好教训他,磨掉他身上的棱角。

    这年的冬天似不速之客,极早地降临了平城,早晨起来,整个京城陷在冰天雪地之中,文明太后把拓跋宏骗进一间小屋子里,可怜的小皇帝被皇太后脱得只剩下一件单衣,太后抱走衣服,狠心地把他锁在那间小屋里,三天三夜不给他饭吃,要他向奶奶乞求恩赐。

    小娃娃倔强,宁愿饿死也不向文明太后求饶。文明太后无可奈何,只得命令大太监剧鹏带来衣食,把他从冷冰冰的屋里放了出来。太后奶奶的折磨并没有让小皇帝屈服,反而使他变得更加聪明,沉默寡言。

    文明太后认为这是父子二人无声的反抗,决定再一次使用一票否决制,废掉拓跋宏,另立他的弟弟拓跋德,她不相信三岁的拓拔德会像拓拔宏那样倔强。

    文明太后在和东阳公拓跋丕,大臣穆泰、李冲等人商量时,受到强烈反对。特别是李冲,此人是高富帅,甚得太后宠爱,他说:“孝文皇帝至诚至孝,讷言敏行,今后必孝尊长辈,太后不必为此担忧。”

    李冲的话,文明太后自然是言听计从,她回过头来再仔细观察拓跋宏,此儿经严冬寒屋事件后,认识到忤逆皇太后不会有任何好处,变得乖顺听话,从不多言,每天躲在书斋里刻苦研习汉家经典,手不释卷。

    皇帝的深刻变化,让喜欢读书的文明太后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甚至很多时候还陪伴拓跋宏一起读书,探训《大学》《中庸》《礼记》中的典故源流。皇太后更是把自己所学得的汉学经典悉心教授给小皇帝。祖孙二人的隔代养学,情深谊长。

    孝文帝登基之初,太后经常和拓跋宏在太子东宫研习汉学。此时拓跋宏虽荣登帝位,但因父皇拓拔弘位居太上皇帝,小皇帝刚入庠为学,故尔仍居东宫,由秘书中散大夫任教,一切都与当太子时全然无异。祖孙二人互相探讨汉学经籍,三坟五典。

    一次,读到《汉书》关于李陵的记载时,拓跋宏闪着透亮清澈的眼珠问祖母:“李陵公自汉魏以来,不过六百年,能有子孙数十万之众?显然,以李陵为拓跋先祖,殊不可信。”

    文明太后指着《汉书》说:“据《汉书》记载:李陵降,且鞮侯单于以女妻之。其女名拓跋,故其子孙皆以拓跋为姓,以示荣耀。就好比东晋刘渊,冒姓刘,尊‘乐不思蜀’的俘虏,蜀后主刘禅为先祖(见拙著《宗祧弥祸》)。至于李陵是否是拓拔氏的祖先,这实在不是做学问的人所要穷究的事。”文明太后以此教育拓拔宏,做学问要精深扎实,但不要钻牛角尖。

    祖孙二人正在热烈讨论,听外室旁厅有人应声道:“这是地位卑下的人的惯常做法,其实,并非所有拓跋氏皆李陵先祖的后裔,因拓跋家族遗传了李家的血缘,能征惯战,勇冠四野,各旁支族属也就纷纷依附,更名为拓跋氏。若果以种族繁衍的速度来计算,六百年来,真正未出五服的李陵后裔,不过是拓跋皇族部落的几万人而已。从血缘关系来说,我们李家和国姓拓跋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如果读者朋友认为文明太后大权在握,面首、鸭子一类角色一抓一大把,那就大错特错了。尽管李奕被诛,冯淑敏每天都处于性*饥*渴之中,她却并不是那种见男人就饥不择食者的女人,而是为自己划分了十分明确的政治底线。

    文明太后容忍男人秽乱怀中,却不能容忍男人祸乱朝中,是一个恪守“乱yin不乱政”的女主。因此,她在要与之秽乱的朝臣中,除了人材指标有严格的要求,对所选择目标的履历、人品、文采、道德的综合指数都有很高的标准,不是那种为满足性欲,只需要是阳刚男人,而饥不择食,将其他指标弃之不顾的自然人。

    文明太后选择面首的条件十分苛刻,能入她法眼的大臣必须是男人中的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