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悲剧皇后悲剧皇帝 (第2/2页)
笔,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好的建议和对皇帝施政的改进意见。全盘接受,皇帝命令照两人的顶层设计执行。 这就是西魏著名的“改革方案二十四条新制”。可以说,北魏自孝文帝改革以来,西魏掀起了又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加上苏绰原来实行的以农为本的兴修水利方案,西魏关中一带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大兴农业水利,耕耘稼穑的务实景象。 此次改革,文帝也兴奋得坐不住了,亲自去疏浚河道现场滚泥浆、挑土方,改六河水患为八河环绕长安城。这次兴修水利之后,长安一带水网密佈,关中农田一时如江南之便利,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 魏文帝以苏绰为总设计师,领导实行的这场改革,不久就有了可喜的成果。成果不仅显示在农业方面,在经济上也得以翻身,政治上更是造成良好的影响。 这次改革,很多官员是不愿意的。皇帝的身体力行没有使属下们感动,却把秦巴山区的一个蛮子首领感动了。 因为连年混战,百姓苦不堪言,此时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老百姓安居乐业。蛮氐首领赵刚认为元宝炬是可以讬付终身的“明主”,就想投靠他,并想取投名状,送去一份厚礼。 蛮中一带,就是以前的仇池地区,原是蛮王杨难当的势力范围,一直就是三不管的灰色地带,这个地方的蛮氐部族,一百多年来从未对汉族统治者真正的心悦诚服。赵刚想把蛋糕做大,此时被元宝炬一感动,就前去游说东魏的荆州刺史李愍。 李愍被高欢委派到这个苦寒的地方,山水卤脊,民风刁蛮,氐羌时常暴乱,坐在刺史府,犹如坐在火山口。为此,李刺史心里很有意见。他这个名义上的刺史,其实比郑大车老爸那样的花工都不如,郑老爸虽说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吃香喝辣的,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这里本来与西魏相邻,高欢把我惹毛了,老子干脆举州投降宇文泰。李愍正在自怨自艾,就看见蛮中首领带着一群黑道杀手直趋公堂,这家伙可是有名的地头蛇,刺史大人忙躬身迎接。
赵刚见自己的兵谏有板眼,晓得李愍是个下软蛋的家伙,就用短剑指着李愍的鼻子说:“文帝善待臣下,宽容百姓,纳谏如流,真乃中兴明主。明公你跟着高欢,正处在两军前线。即便打赢了,也弄不到一块蛋糕吃;如果打输了,说不定就要掉脑袋。与其进亦忧退亦忧,何不举州依附元宝炬,以明公的睿智才能,今后或可进位台鼎。” 李愍本来就不安于现状,对自己汤都捞不到一口喝的现实环境很是不满,就是赵某人不来,他也想脚踏两只船。此时赵刚兵谏,生命在荡秋千,哪敢有二话说,同意投降西魏。但李刺史还是留了一手,怕万一被宇文泰拒绝弄得两头失落,就把“反水”的事瞒得严严实实。两人一合计,就同意以赵刚为先行官,携带东荆州的治所图策、粮赋典籍前往长安献图,等待宇文泰的进一步指示。 赵刚在李愍这里得了手,一高兴就带着图策,领着本码头的弟兄,一行人直趋长安。 西魏新立,实施改革,宇文泰一点功劳都没有,心里很有失落感。此时听说赵刚来降,这不仅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简直应该说是天上掉肥羊。当即接见赵刚,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了一大堆热情洋溢的话,封他为左光禄大夫。 宇文泰此人是惯于伸别人的手去逮蛇的家伙,晓得赵刚这样的人是政治上的中立派,处于灰色地带的家伙,完全可以利用,也应该好好的利用。何况此人好大喜功,就在兴冲冲刚戴上光禄大夫官帽的来人头上,宇文泰再给他摜上一顶高帽子,说:“赵大夫和独孤信、杨忠他们是朋友。东魏的高敖曹征讨淅阳,独孤、杨忠二人战败,逃往南梁。赵兄信义卓著,可否辛苦一趟,游说独孤、杨忠二人返长安。” 别的人也许因为自己不是外交官,晓得出使南梁是个走钢丝的活路,不管你吹得天花乱坠,都不会上当受骗。赵刚却不这么看,他是个无党派人士,“我是流氓我怕谁”。况且,新官上任三把火,赵刚这个新官当然也想烧一把熊熊大火,照亮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 赵刚尽管只是个蛮酋,和樊武能一样,却是个汉化很深的知识分子,他根本不去思考宇文泰的心机有多深,以为这是立功的机会,被高帽子遮住了眼睛,一拍胸脯,就告别宇文泰,带着一群黑社会的江湖混混出使南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