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稿 (第1/2页)
静谧的夜晚,皎皎明月洒落淡淡银辉。 烛光柔和地跳跃,洒落一室温馨。 坐在榻上,换了一身简单的素衣,除去了发钗,靠在他的肩头上。 他眼皮微微一动,竟未发觉他的手,已经揽在我的腰间。 轻轻将发簪拆下,瀑布般的发丝便垂了下来。 偎依在他怀中,忽而想起那首《子夜歌》。 “宿夕不梳头,丝发披两肩。腕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炉中的沉香发出安神的气味,折腾了一天也是累了,螓首斜垂,竟然靠在他肩膀上,渐渐熟睡。 一大清早,人便醒了过来,身边的人儿已经不在。 他已经去上朝了吧。 掀开帘子下床,扬声道:“小茹。” 静了面,拿着青盐擦了牙,再看小茹,已经把床铺铺好。 唇角轻轻勾起,眉头却蹙地更紧了。 将近年关,雍正年间的第四年,最终以不太平的处理迈向结尾。 十一月,以汪景琪、查嗣庭皆浙江人,停浙江人乡、会试,已于十月设浙江整风观俗使。十二月,因参劾河南巡抚田文镜,李绂、御史谢济世被打成科甲朋党。 声声爆竹仿佛还响在耳边,震耳欲聋,硬生生要造出一个喜庆的氛围。 阆苑深回,年庆的大红色点缀在楹前檐上,不经意的一转眼便能看到。分明是欢喜的颜色,却出现的猝不及防,偏偏让人只觉刺目。 亭阁重叠的宅院中安静异常,衬着这份喜气儿越发的别扭难堪。 正午猝不及防的到来了,拿着食盒去了书房。房中飘散着淡淡的梅花香气。幽幽的香气弥散,不知道为何,最近他不在的日子,心里总是有点烦躁。 拿了一本书,翻着翻着,不知道到底该落在哪一页。 良久,一碗莲子羹放在书桌上。 允礼。 我回头一看,一声轻叹便逸出唇角。假装无奈叹道:“人家正在看书,你就拿着这个来诱惑我。就差一点就看完了哎。” 他笑笑:“自己不专心,还来赖我。我都站在这边半天了,大气都不敢出,来,先把莲子羹喝了。” “好好好。” 接过他递过来的碗,胡乱吃了几口。砸吧着嘴巴,靠在椅子上。闻着属于冬日的梅香。 这个冬天,似乎特别的漫长,直到年节过了,它仍然拖着长长的尾巴四处溜达。 带着遗憾,带着伤感。冥冥中我的到来并没有改变任何东西,只是历史的定数而已。从来处来,到去处去。这里,才是归处。 那一天过后,再见四爷已经是雍正五年正月。春节时进宫例行的请安。 宫宴上,离四爷很远。只是依稀看得到他的身影。 十三爷的身子不大好,故而到了中途就离席了。 允祥的离场,让这个宫廷里的宴席,更加少了几分温情。 夜,好深。觉得脸上已经冰凉。夜好冷。 “累了吗?”允礼走过来,轻声问。 “嗯。”恍然中,有些乏了。 耳边有人在低声地说着什么,只听得一声阴沉的回答:“你们去吧。” 有只手碰了碰我,我才回神,一起行了礼,离开了宴席。 在最后抬头的那刻,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四爷。他就那么站在那里,一个人看着这漫天烟火,脸上忽明忽暗,看上去甚是孤独。 帝王,始终是孤独的吧。 正月刚过,三年一度的选秀就拉开了序幕。雍正二年的时候,四爷因为要给康熙守丧三年,而取消了。 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 想起康熙年间的选秀,我们一群秀女依年龄为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车树双灯,上有“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的标识。日落时分发车,入夜时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宫中太监的引导下,按顺序进入顺贞门。秀女们乘坐的骡车则从神武门夹道东行而南,出东华门,由崇文门大街北行,经北街市,然后再经地安门来到神武门外,这时,已是第二天中午了。初选完毕的秀女们在神武门外依次登上她们来时所乘坐的骡车,各归其家。 想起来,从那一刻就进入宫中,与这皇室扯上不清不楚的关系。 有过迷茫,但现在,却是冷暖自知。 屈指西风几时来,却不到流年暗中已偷换。一遍感慨一边回忆。 “皇上啊,看这丫头的机灵气儿,可真是惹人爱啊!”一旁的太后温声开口,平淡的声音中透出一股强势的威严。 “谢太后夸奖,子衿喜不自胜。请太后再受子衿大礼!!”礼数不可缺,尤其是在御前的时候。。老老实实地行完礼,得了皇上批准,才站起来。 但还是很冷。开始怀念曾经在家中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