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刘敬舆_第五章 周泰、蒋钦俩贼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周泰、蒋钦俩贼头 (第1/2页)

    刘基沉默半晌,抬头正色说道“我为人子,无法评论长辈之事,至于家父尽用地方豪强之事,其中缘由我却知晓一二。”

    鲁肃抱拳说道“愿闻其详”

    刘基道“朝廷命家父为扬州刺史,治地寿春,怎奈袁术势大,只好单人匹马,来到曲阿,为了能扎根于此地,无奈下只得尽用当地豪强,家父也知此无益于基业,可惜那袁公路逼迫太甚,时至今日也未曾安心政事、招贤纳士,被迫频频与袁公路抗衡。”

    鲁肃叹道“不想有此一节,但当下江东形式,恐怕令尊难以守住。”其心中早已肯定了刘基,如此一问,也是心存考校,为明君要有雄才大略,其他刘基已具备,就看其有无此点。

    刘基笑道“子敬原来是担心此节,袁公路虽势大,不过我江东有长江为天堑,只需屯重兵于紧要之地,便叫他渡不过来,何况北方诸侯互碾,他也不敢派重兵来伐。”

    鲁肃听得微微点头,续问道“可那丹阳郡是袁公路属地,若是其两下夹攻,怎么破?”

    这问题,早在闲暇时,刘基就考虑过,当然难不住刘基了,刘基挺直腰板,侃侃而谈,“我父治下有当利、横江二地互为犄角之势,可命上将镇守,扼住要路,再趁势派精兵速占丹阳郡,扫除在江东亲袁势力,而后集中兵力守住各处要地,江东各处地势险要,又有长江天堑,只要用人得当,兵力不分散,即便袁公路来百万之兵,也无法攻入江东。

    更何况袁公路骄奢yin逸、贪利忘义,色厉而无谋,只需一小吏北去寿春,再许以小利,便可罢兵修好,到时扫平江东励精图治,屯粮练兵,静待天时便可。

    我料北方一众诸侯,袁术最先覆灭,到那时,挥兵北渡,收复九江、庐江,而后我亲自坐镇,以此地为前沿,江东为后方,挥军征讨四方已成大业。”说着说着,不能自己的站起身,振臂高呼起来。

    而刘基心中最最激动的是“到那时,庐江皖县的大乔小乔都归我了,哈哈哈。”

    “噔噔噔”喽啰一把掀开草帘,闯了进来,上去二话不说将刘基踹翻在地,复又踹了几脚,而后“啐”了一口,大骂道“兔崽子,真是给你脸了,还他娘的站起来唱上了,信不信我再给你绑上?”

    刘基捂着屁股,堆起笑脸,说道“不好意思,下不为例,刚才有些激动了。”

    喽啰“哼”了一声,说道“这乱世什么人都有,被掳了还这么高兴。”说完后,忽然看到旁边偷笑的鲁肃,上前踢了两脚,喝道“让你没事偷着乐。”踹完后,说了句“晚饭没了”便出了船篷。

    鲁肃被刘基感染,并未在意喽啰所为,而是对刘基正色道“敬舆兄所言却有些道理,但都是纸上谈兵,若能实现,那时子敬必受兄之招,现下,子敬只愿入兄府内做个幕宾。”

    其实鲁肃心中另有想法,现在刘基并未执掌大权,他不愿奉刘繇为主,只想认刘基为君,况且刘基还年轻,似乎比自己都要小,他能等,等到雏鹰变成雄鹰那一天。

    刘基听得此言,心想也对,自己说的再好,想的再秒,若是不成,被人家给灭了,自己都自身难保,岂不坑了人家鲁肃,遂点头赞同道“能得子敬兄为幕宾,我也心中欢喜,且让你看我手段,如何保江东。”

    二人在船上就这样每日每夜促膝长谈,刘基佩服鲁肃之才,大局观相当之强,此时便可看出江东日后强敌将会是曹cao,并从鲁肃那里深入的了解到各地的人文、地理。

    而鲁肃则彻底傻掉了,因为他觉得与刘基一比,自己如无知幼童一般,例如刘基对其说的地球是圆的,而月亮其实就是一颗较大的石头,还提到什么江东便于海外贸易,可以开启海上丝绸之路,收复台湾、占领日本等等。

    鲁肃不禁心中大呼“此子必是真命天子,不然怎能生而知之。”同时暗自喜悦,不枉寒窗苦读十年,此日终遇明主已尽胸中之才。

    舟船在江上行了数日,而后才到得陆地,又转乘马车,一路颠簸几日复又乘船,这次二人被捆了起来,双眼也被布带蒙上,二人心知马上就要到贼寇巢xue了,乘了半日船,二人被喽啰架出,行了一段路程,被关入一间房内。

    这数日来二人受尽颠簸之苦,早已没有了往日风采,鲁肃自幼学过骑射,体质较强,所以还算忍受的住,但刘基却头发有些蓬乱,精神萎顿,身子也似乎廋了一圈。

    房间较为潮湿,二人坐在冰冷的草垫上,刘基心中紧张,心脏乱跳不已,掌心已攥出汗水,强打精神,弱弱的问道“子敬兄,依你之见,此次我们二人吉凶如何?”

    因双眼被蒙住,鲁肃看不见刘基,只得扭头转向发声处,疑惑的说道“敬舆兄之前不是说,最多只是虚惊一场吗?”

    “谁知道我这只小蝴蝶会产生什么效应,万一出现毫厘之差,我命休矣。”刘基暗想

    不过刘基还是强做镇定的说道“我这不是怕你心中害怕,想安慰一下你嘛,贼人只是图财,并不害命,到时要是贼人索要甚多,我帮子敬垫付便是,所以你莫要担心。”

    鲁肃听后,心中感动,“哎,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