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徐淮一二事(中) (第2/2页)
人率军速速驻守此二城,以免不测。”阎象建议道 “嗯,不错,传我军令,命乐就、李丰二将各引兵一万,驻守淮陵、徐县,倘若孙策真的反叛,另他二人不可妄动,守住城池就是大功一件。”袁术沉声喝道 随后又问阎象“倘若孙策无有异心,我们真要和刘备置换两地?” “无论换与不换皆对袁公有利,不仅以此试探孙策之心,还可收回孙策的军权,彭城诸地与淮南相近,较之广陵易于治理。” 阎象笑道 “但愿孙策无有反心,此子是员勇将,失了倒是可惜。”袁术叹道 阎象伫立一旁,默然无语,心中暗道“孙策反心除了袁术,恐怕世人皆知,此时还妄想其死忠? 刘备倒是帮了个大忙,此毒瘤越早祛除越好,以免日后突然倒戈,令己方措手不及的好。” 乐就、李丰接到军令后,便率军直奔淮陵、徐县。 二人往日间早已对孙策心有嫉恨,小小年纪持勇而为,向来对诸将不甚尊敬,这次孙策反叛已是板上钉钉,到时定要将其擒杀。 二人领军仅仅用了五日便赶到了徐县,在城下二里外扎下营盘。 此时的徐县早已经被程普夺下,听探子回报,知道袁术已经兵将前来,便唤来副将商议。 副将建议道“趁来人还不知详情,将军不如诈降,诱其入城至县衙,诛杀乐、李二将。” 程普细细琢磨一番,觉得此计可行,于是命副将留在衙内安排刀斧、弓弩手。 自己身穿便服,连佩剑也不曾带,仅带上两名心腹亲卫趁夜出城,奔向袁军大营。 乐就和李丰诸将还在大帐内商议如何夺城,便听兵卒禀报,营外程普将军求见。 二人心中惊疑,对视一眼后,李丰问道“乐将军,这程普是孙坚旧部,对孙家一向忠心,他来此做甚?” “忠心?呵呵,兄弟啊,势穷之时,各奔东西,人之常情嘛。”乐就笑道,随后命人请来程普。
程普一脸急色走进大帐,见乐就、李丰二人一脸傲慢的坐于主位,便抱拳说道“不想竟是乐,李二位将军前来,如此事情便好办了。” 李丰眼睛一瞪,阴侧侧的问道“程老将军不在孙策身边,这么晚来见我二人,不知有何要事?” 程普用眼打量了下两边诸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乐就冷笑一声,抬手挥退众人,待众人退出帐外后,对程普说道“老将军,现在可以说了吧。” 程普凑近两步,低低的对二人说道“两位将军来的太是时候了,也许你们还不知,孙策因袁公欲要收回其太守之位,其纠结了人马,在广陵自立了,并命我率兵驻守徐县,想那孙策妄自尊大,平日间多有怠慢我等孙老将军旧部,还想以一郡之地,抗衡袁公,简直自不量力,想孙老将军何等英雄,竟生出此等逆子。”程普说着,露出一脸痛恨,惋惜之状。 李丰、乐就二人听后相视一笑,乐就对程普笑道“老将军不肯同孙策同流合污,真是深明大义,日后我二人定会在袁公面前如实禀报此事,想来袁公定会重重赏赐将军的。” “哎,赏赐倒是不必,此事皆是孙策一人而为,只希望袁公到时莫要迁怒其他孙家之人,也算给孙老将军留个血脉了。”程普叹道 乐就、李丰一直盯着程普,见程普言谈、神情皆不似作假,又见其一身素袍,连佩剑也不曾携带,便信了八分。 李丰开口赞道“老将军仁义,放心好了,到时我二人也会助将军一同向袁公求情,不知城内军马多少,能否打开城门让大军进城。” 程普点头说道“我来此,便是引二位入城的,而且来之前,将一众反叛之将诓骗到县衙吃酒,我趁其酒醉之时偷跑出来的,二位将军事不宜迟,当速速入城,而后带人去县衙擒拿一众叛将。” 二人一听,心想“程普应该不是诈降,若是有诈,其身在军中岂有命在?” 于是不敢耽搁,急忙披挂整齐,出了大帐,点起兵将随程普前往徐县。 因为有程普在前引路,所以大军毫无阻拦的进了城。 二人领军刚一入城,便急忙命军士进行换防,驻守城门。 一切安排完以后,心中大石才落下,也完全信了程普。 程普拍马到了二人近前,催促道“二位将军快随我去县衙,倘若令叛将知晓,后果不堪设想。”说完一拍马当先奔着县衙跑去。 二人也知其中厉害,不敢怠慢,仅领着数十亲卫,在后紧紧跟随着程普,来到县衙。 进了县衙后,程普从乐就亲兵手中讨来一柄腰刀,抬刀一指灯火明亮,嘈杂喧闹的大堂,对二人说道“叛将就在里面。”话落,当先冲进大堂。 二人见状,扯出兵刃,领人向大堂冲去。 二人刚冲到大门处,迎面便是一阵箭雨射来。 猝不及防之下李丰当场被射死,乐就也身中两箭,大惊失色,顿时醒悟过来,中了计,也来不及怒骂程普了,连忙一边拨打弩箭,一边领着亲卫向后退去。 这时从院内两侧墙根处以及县衙大门外,涌出百名刀斧手,不由分说,低喝一声,冲向乐就等人。 可怜乐就空有两万大军在城内,但此时身边却仅有二十来人,怎敌得过如狼似虎的百名刀斧手,不到暂茶工夫,便尽数杀死,乐就本人也被乱刀剁成rou泥。 程普与副将这时才从堂内走出,看了眼地上的死尸,命人找出乐就、李丰二人的头颅,点起兵将赶向城门。 城门处的袁军还不知乐、李二人已死,当见到程普领军,将袁军围在当中时,方才看到乐、李二人头颅。 无奈下遂弃械投降,鲜有反抗者,程普将一众降卒打散在军中后,连夜派出信使将军报送往孙策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