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刘敬舆_第九十八章 赐爵吴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赐爵吴侯 (第2/2页)

的说道“大喜啊陛下,大喜,扬州刺史刘繇之子派人前来觐见陛下。”

    “什么?”刘协闻言,惊讶的站了起来,众臣无不瞠目结舌。

    刘协急忙说道“快宣,快宣。”

    小黄门急忙跑出堂外,也未高喊,对门外的董昭一脸献媚的说道“大人快进去吧,免得陛下着急。”

    董昭冲其拱了拱手,迈步走入堂内,袖袍一抖,就要跪下。

    刘协急忙说道“不必行礼,朕允你站着回话。”

    “谢陛下”董昭说道

    “不知爱卿如何称呼?”刘协问道

    “回陛下,臣乃河内长史董昭,奉扬州刺史刘繇之子刘基之命,前来面见陛下,有要事上奏。”

    刘协与众臣对视了一眼,一脸的疑惑,这是什么关系,怎么河内长史,奉扬州刺史的儿子之命,什么乱七八糟的。

    杨彪沉声问道“董大人,扬州刺史刘繇之子,刘基,如今身在何处?派你来又为了何事?”

    刘协听得暗暗点头,还是太尉杨彪持重,所问切中要害,正是自己所想知道的事情。

    董昭不慌不忙的拱手回道“扬州刺史刘繇之子刘基,其北上至兖州迎娶吕布之女,在回返途中,得知陛下从长安东进,已经到了弘农,刘公子恐陛下身边甲士不足,为了陛下安危,领军乘船赶来,途经河内时,太守张杨获悉此事后,也率军一同前来护驾,现在大军已经到了陕津。”

    董昭说得明白,刘协及众臣也听得明白。

    刘协不仅心中大叹,关键时刻还得靠宗亲啊。

    众臣纷纷赞叹出声,皆言刘基忠臣,不愧是汉室宗亲。

    刘协急忙问道“那刘基人呢,为何不曾领军前来。”

    董昭躬身回道“刘公子未得陛下旨意,不敢冒然领军前来,以免惊扰圣驾。”

    这话说得刘协心中一暖,众臣闻言也是心中感动。

    刘协叹道“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啊。”

    而杨彪却老于事故,心想什么怕惊扰圣驾,这是讨要封赏呢。

    于是开口说道“陛下,刘基汉室宗亲,又不远千里率军来护驾,忠勇可佳,不可不重赏。”

    刘协经历这么多,对朝堂之上的这一套早就熟烂于胸,经杨彪这一提醒,转瞬间明白过来,开口赞道“太尉所言甚是”

    暗自一琢磨,下旨道“刘繇镇守扬州经年,劳苦功高,朕奉他为镇南将军,赐丹阳侯;

    张杨率军勤王有功,朕奉他为镇东将军,赐晋阳侯

    刘基不远千里,率军北上勤王,忠勇可嘉,朕奉他为讨逆将军,赐吴侯。”

    旁边执笔的宦官,“唰唰唰”奋笔疾书,刘协这边话落,那边旨意也已经拟好。

    刘协看过后,提笔签下自己名字,也没有玉玺,只能用皇后专用的玉玺盖了个印,算是生效了。

    宦官将诏书交给董昭,董昭跪地双手接过,这时方才从怀中掏出刘基密函,递给太监,对刘协说道“这是臣临来时,吴侯交给臣的,让臣面呈陛下。”

    刚才还对董昭印象不错的刘协,闻言,腹内诽议道“好啊,朕要是不封赏,恐怕你还不拿出来呢。”

    急忙从宦官手中接过,拆开蜡封,展开书信瞧看,脸色不由得发白,双手一阵发颤,众臣不明所以,但见刘协神情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刘基颤抖的说道“南匈奴竟敢南下欲要劫持朕?”

    此言犹如一道霹雳,轰得众臣七荤八素,心中暗叹“西边郭汜步步紧逼,北面这又冒出来个匈奴,汉室怎么这般多灾多难。”

    董昭淡淡的回道,“正是,经哨骑回报,匈奴已经到了河东郡,不日将渡河南下弘农郡。”

    “这。。这可如何是好,董爱卿,那你快速速回去传旨,命吴侯赶快率军,前来护驾。”刘协有些惊慌失措的说道

    董昭跪地一拜,最后说道“臣来时,吴侯特命臣带来些粮草,虽然不多,但也能支撑到吴侯大军赶来。”

    刘协叹道“吴侯有心了,朕已记在心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