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国(八) (第2/2页)
面临的况和展趋势,在国人议事大会召开之前,实际上留下的人选个各个方面的官吏人员陈健已经内定下来,只需要到时候走个过场,不过三分之二的人反对就行。 送走了那些氏族领后,议事会大厅再一次忙碌起来。 陈健召集了自己所有的亲族嫡系和一部分从榆城带回来的年轻人,在紧闭的房间中召开了一次漫长的会议,以确定让他们听懂将来的施政方向。 上百人聚集在房间中,拿着毛笔木简,他们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而且很多人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格的会议,心中难免遐想无限。 “想要城邑强大,有四件事要做好。兵农工学。” “而这四件事,又必须要将咱们分散氏族的里司制度推行下去,严格统计人口。” “前几天那些氏族领的事你们也都知道,也知道我要强制他们都迁徙到城邑中去。仅仅是迁徙还不够,迁徙到城邑之后怎么办?” 众人都抬头,陈健顿了一下道:“下面的话,你们要记住但不要外传,要明白怎么做。如果我说完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 “先,夏东夏西的土地都是未开垦的。但是咱们拥有铁器耕牛种子等,这些东西掌握在谁的手里?当然要掌握在你们的手中。要记住,那些土地是他们借用城邑的力量开垦的,他们只有使用的权利,土地并非是他们的,是属于城邑的。” “然后,将未成年的但却已经不需要母亲哺的孩子从氏族母亲的手中带走,在城邑内强制接受夏城的教育。这一点上我不希望有人落泪可怜心怀不忍,必须严格实行。”
“为了避免氏族之间的仇恨,所有氏族全部拆散打乱,以五十对男女编为一里,亲兄弟姊妹不能在一里之内。” “很多氏族并没有昏礼,也没有固定的睡觉生娃的人,咱们以前也是这样,这不是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只能让他们慢慢接受咱们的习惯。五十对男女夹杂而居,混乱是肯定的,往好了说短时间内咱们又能多出不少孩子,但这样并不好。” “既不能强制婚配,又希望他们一男一女结成家庭,那该怎么做?修建房屋的时候修建两种,一种是集体居住的,另一种是个人家庭居住的,凡是在里司见证下盟誓昏礼的,可以优先住进那些个人家庭居住的屋子。” “在一男一女的家庭被这些半开化的氏族接受之前,为了保证城邑的权利和对你们的尊重,一里之内还是要保持氏族时代的集体耕种办法,也方便征收赋税和学习新的耕种办法。” “这么说吧,你们是城邑的官吏,但在他们心中就是非血缘血亲的氏族领,将他们对氏族领的尊重转移到你们这些教他们耕种的人上。” “区别就在于你们随意可以撤换,可能你今天在夏东,明年就去了夏西。要让他们把这份尊重从一个人上,转移到你们腰间的简单玉牌上。不论是谁,拿着玉牌,就是他们心中类似之前氏族领的人物。” “他们可能还不太习惯把辛苦种出的粮食交给城邑,你们可以告诉他们是城邑给他们提供了铁器农具种子和技术,等到他们逐渐明白了规矩后再和他们说明白这是赋税。” “当然了,老夏城人和新夏城人以及城内的不少得到国人份的奴隶也要打散到东西两城当中,以作引导。一里五十男女,至少要有五对熟悉了夏城规矩的人。” “两年之内,你们要做的并不多,只需要指导他们如何耕种,传授一些基本的规矩就行,就算做的不好也不会有太重的惩罚。” “我大致算了一下,这几种政策实行后,整个夏城及其周边大约有八千户口,也就需要一百五六十个里司。里司不脱产,不是官吏,大部分都由咱们的新老夏城人暂时担任。” “除了这几千户,还有大量的孩子需要在城邑内安置,强制接受咱们的教育和规矩,以及队列认字等训练。数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很多,而且我估计这几年还会不断增加。” “暂时没有这么多人手教他们认字,但是我会从黑衣卫中挑出些人,教这些小孩子队列握矛和纪律。只要保证他们的基本吃穿就行,两年之后城邑稳定了再说这事。” “这基本上就是夏城今后的人口安置办法了。一旦在四月份完成了里司的划分,就需要真正准备农工兵学这四件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