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酋长到球长_第六章 牵星寻海,天地不骗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牵星寻海,天地不骗人 (第1/2页)

    “我是考上的海军学校,在船上做尉官。ΩΩΩ.m那时候都说地球是圆的,又有人在海岛上现了金子,齐国又支持海盗劫掠,那时候常要出海。”

    “为什么当年说要环形地球的人没回来?早先算学班的那帮人就靠着影算出来了,一圈也就八万里,三角和算数是不会骗人的。八万里,那就是爬,爬三五年也爬回来了。就因为咱们这里海浪古怪,只怕他们连三万里都没航行出去。”

    “我们在海上,常年要用牵星板,不然船朝着哪边航行你都不知道,了,一只眼睛就楚了。海军哪是那么容易做的?”

    “军校里要学算数三角船上要服众,船上可不是在6地上,没那么多好的规矩,不听话就要挨打,否则压服不了众人。狭小的空间,跑都没地方跑,只有服从!服从!再服从!你压不服他们,他们跑到外面就能把你绑起来扔海里自己去做海盗。”

    “船只稍有不慎就偏到不知道的地方去了,十五年前六艘船触礁沉没,又赶上大风,一千多人一个没剩下。有时候飘的远了,喝的水都臭了绿了,那也得喝,不喝就得渴死……”

    说到这,陈斯文忽然沉默了,似乎回忆起了什么不堪回的事,叹了口气道:“若只是沿着海岸打,倒也罢了,只是如今海盗又多,动辄有进剿的命令,哪有这么容易?”

    大海的确是浪漫的,但在浪漫背后,隐藏的却是数不尽的悲苦。物极必反,也正是因为那些数不尽的悲苦之后,才酿造出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惧生死的大航海的浪漫。

    陈健坐直了子,肃然道:“父亲,儿子这些天也少的书,略微懂了一些航海之事。总觉得大海才是男人该去的地方,6军便有些无趣呆板。做纨绔做的久了,难免有些无趣,也腻了,所以……”

    陈斯文笑道:“你呀你,你倒是像姬夏在里面说的那个人一样,学书三年不成学剑三年又不成学那万人之敌的兵法也不成。可人家天生力能扛鼎……按说那鼎也就是祖先对大炮的称呼,就算最小的三斤炮,那也得个几百斤吧?那还用学个的剑?你是个什么东西我还能不知道?”

    训斥一顿,把书堆过来只让陈健去学。陈健也不多说,收起唯唯诺诺地离开。

    等陈健离开后,陈斯文忍不住叹了口气。

    自己当年也是怀揣着年轻人的梦想和血,从为数不多的留给一般人的名额中考进了海军学堂,也盼着自己能把华夏的旗帜插到那些不知名的小岛上,也盼着天下一统不再有战乱,甚至自己或许可以立下极大的功勋将名字刻在一些可以被人瞻仰的地方。

    那些年正是大海最富激的年代,人们期待着环球航行的归来期待着能够知道外面的世界,然而几年后什么讯息也没有传回来,又去了几波最终还是一样。

    于是那些激化为了恐惧,认为大海中或许会有比鲸鱼还要大万倍的恐怖生物。既然算数和三角还有影不会错,那么地球仍旧是圆的,但是只怕除了华夏再也没有别的大6了。

    等到这一切绪逐渐弥漫到整个国家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在慢慢生着变化:一旦打完了齐国,再也没有敌人,不再需要军队,不再需要那些因为从军而给予政治诉求权利的穷人……

    也就是那时候,陈斯文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幻想着环行地球的年轻人,成为了一个正常的军官。

    那时候曾有个诗人,描述着之后的一切:华夏会如一潭死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再无军功征战的英雄,只剩唯利是图的国人。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一切关于人的古怪始出现:有人对比了人口增长的数量,惊恐地现总有一天华夏的人口会太多以至于盛不下,而世界只有这么大,也因而才有了按比例溺死一批穷人之类的反人类的想法。

    各种党派如同雨后笋般出现,讨论的只有一件事:在这个已知的世界下,到底什么样的国家才是最好的。

    陈斯文上过学,而且学的很不错;有过理想,而且理想曾很高大。可越是如此,在面临这种未来的漆黑的绝望时,才会比别人更加地绝望和颓废。

    从一个英俊的即便在家中的饭桌上也穿着笔的没有肩章军服吃饭从来狼吞虎咽连走路都练习分开大脚趾用前脚掌抓地以便适应甲板能够闭着眼睛装填火枪的年轻军官;变成了一个颓胖的偶尔衣衫齐整的吃饭缓慢能骑马就不走路比图更多的中年**官僚。

    他不想再让儿子重走一遍自己走过的路,因为结局是必然的雷同,那又何必呢?

    他想不通儿子为什么会改变,也想不通儿子为什么会有了可笑的称之为梦想的自己曾有过的东西。

    欣慰之后,却只剩叹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