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询问 (第2/2页)
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因而能够佩戴这种徽章的人大部分人都是不想招惹的。即便心里未必尊重或是腹诽几句这厮或是靠着父母进去的,但是脸上还是需要尊重的。 “我刚才听大家说什么陈健,可是海军军官的孩子?” 众人都点头,说道:“想不到都城里也听闻了他的名声?这可好了,闽城总算是能出一个名动京城的剧作家了……” 几个人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什么年少时候顽劣,在这边打架还抢过自家的门闩当武器;什么忽然间醒悟了,奋向上,痛改前非;什么年少成名,连孙义仍都赞赏的戏剧;什么把戏剧收入的一部分钱捐献到了济贫院,还写了一些改善济贫院生活条件希望至少给那些孩子每三个月吃一次的愿望等等。 这都是极好的事,不论是痛改前非年少成名,还是成名后的不忘本和善良等,都是极好的。 但却不是李芸想要听到的,于是忍不住问道:“这个陈健的父亲,是叫陈斯文吗?是海军的校官?” “当然,闽城叫陈健的不少,可是你想要问的陈健一定是这个。” 人们很确定,李芸却有些迷惑了。 他相信天才的存在,但是他不相信干自己这一行的会有不需要时间的天才。就那份详细的实验报告,没有一年多的实验不可能得出那么多详细的结论,更别说在尝试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了。 跟可怕的是那些实验报告里能够验证的东西都经过了重复实验的验证,绝对没有差错。这里面证明的东西李芸太清楚了,自己做的重复实验之后,肯定是那个小师弟用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重复实验得出的结论。
要知道,学宫里的实验器材都是别处没有的,很多玻璃器杜仲胶做的导管陶瓷器这些东西别处就算想买,也得去都城买。 他不相信一个人可以用简陋的工具做着数百次的重复枯燥的实验,顺便又写了一幕可以让整个闽城都谈论的戏剧。 除非……除非自己这个小师弟从十三四岁就已经开始准备这些东西了,但是那又怎么可能呢?不要说那些复杂的实验,就是很多里面的推测,那也是需要少几十本书之后才能得出的结论,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如果有这样的能力和天才,早就考入了学宫,那意味着一条比别处都要宽许多的路,又怎么会之前名声不显呢? 听了许久众人兴奋的夸奖,李芸忍不住问道:“他家里……就没出过什么事吗?” “什么事?” “比如……爆炸?冒烟?着火……” 众人古怪地芸,心中暗骂,均想,这人真是古怪,怎么问这样的话?众人也并不知道这种事李芸见的多了,在学宫中流传着一个笑话,据说木老先生的弟子们跑得都很快,甚至有些人养成了见到冒烟的东西就直接趴在地上的好习惯。 闹了个灰头土脸,李芸也不再问,在众人讨论着银币成名暴富之类的字眼中,乘了一辆马车去了,按着地址找到了陈健的家。 敲门之后,陈斯文正在家中,正在写一封信。 收信人是自己在6军那边能够说上话的朋友,名义上陈健就在那里服役,而且马上就要因为“表现优异”被送到了预备军官学校去了。 既然如今确定了不去,那就需要解决这件事。明了来意后,陈斯文自己都吓了一跳,新说这事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而且也听不太明白。 在不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他又不说多说话,以防自己说漏了什么事,只好只说些客话。 李芸实在忍不住了,问道:“那令郎去哪了呢?” 陈斯文想了想陈健前些天说的话,也为了给儿子脸上贴金,说道:“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去” 这么一番大话把李芸吓了一跳,一方面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说的有气势,另一方面也被这个行万里路惊住了——这行万里路了,自己可去哪去找呢? 带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他这万里路,此时行到何处了?” 陈斯文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就在临县。离这一百三十里,估摸着再有六七天就回来了……”巨妖艳女星曝大尺度照"!微信公众:meinvgu123你懂我也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