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谶语(上) (第2/2页)
,放下来四书五经沉迷于几何算法。 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弟子,前来拜会也是经常之事,无需通报便自己走进了徐光启的书房。 前些天他也听恩师说起那些番邦人的故事,又翻阅了那本,立时入迷。 这些子恩师生病,许多弟子忧心忡忡,他却大笑。 众人不解其意,他只道当年新建伯格物看竹七故事,说先生此时乃是悟道,若有一顿悟,必是值得相祝庆贺的大事。众人哂笑,他却不以为意。 此时步入书房,徐光启并不在书房之中,只有一本半卷的新书。 孙元化想,恩师或是出去踱步散心,这本书放在这里,定然是看此书有所悟,心中不免好奇,便拿起那本书细细观看。 书名为,书名古怪,但是一看便入了迷。 书中有插图,有阵法,甚至还有几张孙元化从未见过的“插画”,栩栩如生。他只当是番邦的画法,不啧啧称奇,这黑白颜色却能将事物画的犹如亲临亲眼所见。 最让他称奇的是里面一幅名为“有炮台棱堡的水泥模型”的插画,后面又用墨笔画出,用了几何与算数,详细地说明了火枪的程、位置、扇面、死角、交叉面这些东西。 原本只是听过,此时对照这图一看,纵然还有许多不懂的文字,竟是靠着感觉也能明白过来在说什么。 等看到后面介绍的一些三角函数与棱堡守卫、二幂算法与火炮校正的运用之时,更是如痴如醉。
有道是文可充饥墨可醉人,不知不觉天色已黑,他竟随手拿起前些子恩师给他展示过的火柴,熟练地点燃了煤油灯,正在调节亮度的时候,这才感觉到后有人。 从书中脱出,才知道自己竟然看了整整半天,此时天色已暗,恩师就在后,连忙起。 徐光启笑道:“初阳啊,我看你看的入迷,便没有叫你。怎么,可有所得?” “恩师,这书也是那些番邦人送给您的?” “当然。” “好书。好书啊。” “你可看到了我看的那几页了?” “看到了。学生愚钝,不知道缘何恩师最喜欢这几页,并且多加标注?” 徐光启用笔标准的那几页,是几十年前陈健那边统一战争之中的一场经典会战。既不是攻城、围城、啃棱堡,也不是奇袭、埋伏或是战略引,而就是一场经典的白会战。 篇幅极多,陈健也是细细描绘了从会战一开始的地形、双方布置、炮兵配备、预备队的位置和骑兵冲击的时机等等。 相对于书中其余的几场经典战役,这是一场并不经典的战役,甚至获胜一方的将领表现远远劣于失败方,最后打成的也是击溃战而非歼灭战。 孙元化看了前面的几场战役的介绍,这种新颖的战役介绍方式让他大开眼界,尤其是看到几篇关于奇谋获胜的例子时更是拍案叫绝。 所以,他不是很明白恩师为什么偏偏在这场战役的后面做了许多的标注,觉得这场战役实在乏善可陈,甚至于如果是他来指挥,可能战果会比这个更好。 徐光启笑而不答,看了看孙元化,许久才道:“初阳啊,如今天色已晚,这本书你就先拿回去仔细观读,十之后再谈。你如今只是浅尝辄止,并不能说清楚。” “恩师,这书想要看懂,十又怎么够?便是前面的棱堡一篇,若无先生教我几何,我也只能读懂其中一二。” 徐光启笑道:“我是让你单单看这几页,并非让你看完全书。看完全书不过数,可要看懂却要三年,融会贯通又要五载。十看书,不过囫囵吞枣,好读书不求甚解,此乃求学大忌。” “是。” “去吧。” 孙元化拜别,捧书将要离开,又被徐光启叫住,递过去一盏煤油灯道:“这个也拿着,蜡烛摇曳伤眼,这油灯火光明亮,最适合夜读。” 说完之后,又叹了口气。 “恩师何故叹气?” “叹这油灯如此精妙。玻璃透明,丝扣整齐,在那共和之国居然是市民平可用之物。我倒不是叹他们富庶,听说也不过如此,只是……这造油灯的旋转丝扣的工匠,若是一战事起,顷刻便可造火铳的螺纹闭锁,这难道还不可叹?” 说完又叹了一声,摆摆手叫孙元化离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