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冥渊_月晓残明 第四章:山心神妙术通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月晓残明 第四章:山心神妙术通神 (第1/2页)

      延至顶峰,乱石峥嵘,有紫气飘渺。

    万易俯览嶙峋山之下,花海烟飘如红尘滚滚,天际纵亘不见海天色,前茫茫,后渺渺,纵望无边,孤峰立于浊世,古今不见来人。

    便是花海间紫石古镇,遥不得踪迹。

    再看顶上,另有风光。有石台一所,温润光滑,平滑如镜,以方寸之地隐于奇山怪石中,以至缘山而行,上疑无路,下有烟尘,唯至山前方柳暗。

    石台之后,有洞窟隐。内里有灰雾氤氲,然而飘荡至外边,便变作了紫色。万易初察得灰雾无碍,就进了洞中,同时对这世遗仙景布置有些无言。

    不过想及古时,修行界里尝有零散之修,置身尘世而奇遇得了传承,修成阳神,羽化飞仙,有紫气东来,天涌奇花而贺。那修元神,褪离躯壳之道多属玄修,取如此布置也不足为奇了。

    只是今日玄族已逝,而玄修之道没落,凡尘最多武修之道,走rou身成圣,古时白日飞升,步入修行者自也无了。

    洞里阶梯延展而行,一方沿峭壁,一方临不测,灰雾遮视线,石阶折九转,当险恶之所在,为闫鬼之所拦。山腹内尽皆中空,晦暗里朦胧更险。

    山腹之中又藏一山,灰雾里流转银辉,险峭间多些蒙蒙,至于攀缘上方,亦有石台转流连,洞窟隐峥嵘。石台也非寻常石质,莹蓝光晕点点,玄异神韵滟滟;石洞银雾流泻纷飞,如入神话天地,身临绚烂暗流,至于外层石山窟洞,到似一层石壳,匮乏真韵。

    山之内里石阶精致,光景明亮,不若首山内般浑沌,至于到了山心所在,万易心里一喜。

    九柱九宫排衬,各有小柱环拱,小柱之阔,百人不可环抱;主柱之宏,上下可以支天。四方广阔明敞有石壁环合,天上银雾漫散而不见边际,置身其中,如蚁豸之微,仰观乎重重;行走期间,似以寸量天,音笑不可远,摄心神,生敬畏,宏阔囊四宇。正是:

    浊世海涛葬仙城,悠悠万古早微茫。

    花开花落红尘去,嶙峋山间昏晓淡。

    灰雾蒙蒙崖壁险,鬼门叩问问何求。

    山中银辉开重门,氤氲几曾天地难?

    九柱如龙顶乾坤,池枯水涸万古劫。

    穹霄青渊寻根由,何人堪论我笑嗔!

    正中有池,宽百丈,长百丈,四方池缘,腾蛇驰骋,明瞳炯炯,吞云吐霞,偷天换日;中土游乘,六合相干,纵观西东。有团雾银迷,池间蒸腾。

    池底圆润,层叠涛涛,雾漫漫,风色变,恍若滴水可见万里海,沙砾铸作仙人山,一念天倾,一念地崩,倏忽已回万古前。

    涛尽雾消散,万易发觉池间早已干涸,然而元气不尽,宛转不绝,以至始终雾气起落连绵,万古逝去依然。只是尽了终归尽矣,哪怕外水月,内已空茫。

    复查石壁。壁上刻划。

    有文字道痕,然浑然若天成,不似后天模样,又道韵天成,行间字字珠玑,画里笔画透入境之音,不论壁上文字之意,便单八面壁墙即是世间罕见物。

    壁板古且拙,道痕天而成,银辉雾里有奇光,天琢巧刻复苍茫。万易闪烁欣悦,此间当是古时玄族传承族内秘法地。铭刻其间,待后来人。

    万易修元神之法不完善,而自魂里被种下魔印,他再三思量从玄修之道着手,用三载寻传承里模糊提及的祖地,今三载之功建树,所求之道近在眼前。

    万易从一分石壁处开始,逐一感悟,忘怀时间流转,忘怀万事万物。或是迷茫,或是喜悦,或是失望;或是豁然开朗,或是思量万千,亦或犹豫难决,千般情感明暗里现,一分心念执念道间。

    左右无人干扰,万易倒也难得平静,起起落落,生生世世,哭哭笑笑,离离分分,向来最劳心神;鬼魅魍魉,人心复杂,世事善变,感情多伤,从来尽是魔妄。无怪仙喜避世,士爱隐居,省得嫉世恨俗,沉沦浊世。

    玄修修元神之道,古来易影响心境,叫清者愈清,浊者愈浊,喜安宁之辈淡泊,喜恩仇之辈肆意,心性清者清明,心志痴者癫狂,毕竟修元神,修真灵,修得本性,求得超脱,不修本我又修谁?

    是故古时玄修,或超然事外,或入世修行,直至功德圆满,方能得道而升,所谓看沧海化桑田,大梦百年事休,凡此间之种种,尽从玄修道里化生,延续即今,却再少修行者知矣。

    万易却不在意许多了。九柱起,雾胧天,不识日月,不知晌午夜分几时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