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 最后的尝试! (第1/2页)
,人皇纪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伯,一旦战事开启,大唐必败无疑啊!” 王冲跪在地上,痛声道: “我想要阻止这场战争,绝不是要帮助蒙舍诏,而是担心大唐啊。三十余万蒙舍诏精锐,十八万大唐安南军,这场战争一旦开启,将是前所未有的大战,大伯想过,如果大唐输了,会怎么样吗?” 王亘一下子怔住了。 他是文臣,对于军事战略上的事情并不精通。这段时间朝堂上讨论的也是怎么惩罚蒙舍诏帝国和阁罗凤的事情。 关于大唐战败的问题根本没有人想过,也根本没有人会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 大唐是不会败的,这是深植所有人心中的信念。 然而“胜败乃兵家常事”,王亘不得不承认,一旦开战,必然是有胜有败。大唐是完全有可能会失败的。 王亘内心之中决不相信大唐会失败,但他毕竟出身将相之家,这点常识不会不知道。 一时之间,王亘也被王冲问住了。 暗牢之中一片冰冷,幽暗的光芒照出更加冰冷的地砖。王冲跪在上面,只觉一阵阵的凉气不断从膝盖传来,但王冲的心中比地面还要冰凉。 耳边一片寂静,除了呼吸的声音其他什么也没有。但王冲的耳中分明听到了阵阵擂鼓的声音。 那是来自冥冥中命运警告的声音。 一个亿万生民的世界,在绕了一圈之后,又重新踏上了毁灭的深渊。黎明将至,会有第一缕微光,寒秋将至,会有第一片落叶。 西南的战事从来都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事! 十八万精锐全军覆没,亿万生民化为枯骨,中土神洲,大唐帝国第一次自己的西南门户上对两个异邦帝国完全不设防…… 这一场惨败震惊了整个帝国!也震惊了大唐周边茫茫无际的胡虏、豺狼。 十八万边陲精锐阵亡使这个帝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整个大唐的军力遭受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巨大损伤。 在大唐的历史上,这样的伤亡前所未有。 这场战争振奋了大唐周边的所有列强,东西突厥汗国、高句丽帝国,以及遥远的大食、条支,包括发起这场战争的蒙舍诏和乌斯藏帝国…… 第一次,这些大唐周边的列强发现原来大唐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强大,原来现在的大唐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战无不胜,让人恐惧的大唐了。 这一战,让大唐周边所有的胡虏异邦窥见到了大唐虚弱的一面。从此无数的势力蠢蠢欲动,对大唐探出了饥渴的目光。 西北、东北、北方,陇西……,大唐战事不断,从此陷入多事之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土神洲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文明从此由盛转衰,陷入没落之中。 这是所有大唐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是整个中土神洲的痛! 无论如何,王冲都要改变这一切。 “……大伯,我知道这件事情让你为难!但是请大伯想想,侄儿从小到大,可曾骗过大伯一次?我知道大伯为难,侄儿从来没有求过大伯什么事,但是这一次请大伯无论何都要答应侄儿,不管是多少人反对,多少人抵毁,都请大伯一定要阻止这场战斗!这不止是为了王家,也是为了大唐!总有一日,时间会证明侄儿是对的!” 说到最后,王冲握握的紧着拳头,头颅贴到地面,身体因为过于用力而凸出条条青筋。 在这场复仇的旅途中自己注定是孤独的,只有亲历其中,才知道要改变这个帝国,改变这个世界的命运有多么的艰难。 自己心中的东西有太多无法对人倾说,哪怕亲近如自己的大伯也决不容易说服,更逞论其他人。 王亘看着跪在地上头颅贴地的王冲,心中深深为之动容。王冲虽然说的并不是很多,但王亘却能感受到心中那种稳如磐石,不可更改的意志。 “冲儿,你让我好好想一想!” 王亘长叹一声,闭上眼睛,沉默不语。军国无小事,绝不可以感情用事,更不可因公废私,这是王亘在朝廷上多年来秉持的原则。 如果换了是王家其他的子孙,哪怕是自己的儿子王离,王亘也绝对不会考虑一下。但是王冲…… 往事的一幕幕掠过脑海,“节度使事件”、“太真妃事件”,王冲已经一次次的证明了自己,包括最近西南的战事,也是王冲最先开始发现的。 一次次的事情最终都证明,王冲是对的! 他似乎有一种先知先觉,总能从千丝万缕中察觉出最正确的那条。 “冲儿,告诉我,绝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 王亘突然道。 “大伯绝不会后悔的。” 王冲大喜。 听大伯的话分明是答应。 王亘突然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冲儿,这次的事情我可以答应你。这是我第一次因私废公,改变立场,但也将是最后一场,你明白吗?” 王亘睁开眼道。 “侄儿明白。” 王冲沉声道。如果不是因为知道大伯的性格,节度使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