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06章 生死惊奇 (第4/4页)
拿的。”可是马上又有一串问题涌上心头:“师父为什么要把书藏在这?师父怎么知道含着那种叶子就不怕中毒?难道是师父设下的毒气,为了的也是守住这些书?” 吴秋遇翻来翻去,也找到几本没看过的书,暂时没什么兴趣,便放回了原处。忽然听到“咚”的一声,似是滴水之声,四下看了看,没有发现哪里有水,便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把书重新摆了,盖上箱子。“咚!”又是同样的一声,这一次可是听得清楚,绝对没有听错。静下心来等到又听了一声,终于可以确定,那声音来自透光孔隙的下方。亮光不能照到这里,又有刺眼光线在上方投入,这面石壁底下反而成了最暗的地方。 吴秋遇蹲在石壁底下仔细观察,隐隐觉得那里有洇潮的痕迹,声音倒像是从石壁里面传出来的。他伸手摸索,无意中摸到一个凹槽,手指抠进去,石头竟然轻微能动。他手上用力,将那块石头抽了出来,放到一边,石壁上露出一个方洞。 吴秋遇伸手往洞里摸去。洞里空空,上面什么也没有,向下便摸到了水里,那水又粘又滑。他犹豫了一下,继续在水里摸索,竟然摸到一大一小两件东西,像是坛子和瓷瓶。取出来拿到有光的地方细看。大个坛子上面有盖,并用胶泥密封。扁平的白色小瓷瓶,用木塞堵着瓶口。吴秋遇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打开看看。 他小心翼翼地揭开坛口封泥,打开盖子,两手在身上蹭干净了,才去取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是一个红漆木盒,里面用黄缎子裹着两本书。上面一本很新,封皮无字,大致翻了几页,已经知道是本医书,上面记载着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和一些药方,后面几十页是空白的,好像还没有写完。下面一本书,封皮微微泛黄,缺了一角,写着三个大字“五禽戏”,下方还有比较小的“华佗”二字,像是一个人名。书里的纸张倒比封皮干净得多。奇怪的是,这本书除了前面几页都是文字,后面那些页就没有几个字了,都是摆着各种姿势的小人,身上还标了经脉xue位。吴秋遇喜欢这个。他识字不多,看起密密麻麻的文字着实费力,现在有了这样一本图多字少的书,自然爱不释手。 “那里又会有什么?”吴秋遇暂时放下手里的书,将小瓷瓶拿了起来。木塞一打开,顿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令他浑身清爽。轻轻捏出里面的东西一看,竟然是那种能抗毒气的叶子,黄色的!吴秋遇大喜。原来,扁瓷瓶里用药水泡着很多这样的叶子,都是黄色的。吴秋遇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下死不了了,又可以回去了…… 一想到回去,吴秋遇马上意识到,得赶紧把这里收拾好了,免得让师父发觉。他自己拿了两片叶子,一片自己回去要用,一片放回师父的书里,然后将瓷瓶盖好。实在舍不得那本《五禽戏》,便揣进怀里,只将封面无字的那本书原样包了,放回木盒里。用手蘸了那种粘滑的水,重新用泥将坛子口封好。看了看,跟原来差不多,只是封泥湿了,估计过几天就看不出来了。 一切收拾好了,吴秋遇走出石洞,高高兴兴地寻路往回走。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周围的怪味毒气是师父弄的,为的是守住石洞的秘密。看来这些书,或许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对师父一定很重要。 回到外面的巨石旁边,嘴里的叶子果然又变成了紫色。吴秋遇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另一片也从那里经过,会不会也变紫了呀?他急忙从怀里取出来,惊讶的发现,那一片还是黄色的。把叶子拿到眼前反复端详着,闻着叶片上那股淡淡的甜香,他忽有所悟:“两片叶子原是浸在药水里的。或许那药水能将叶子与毒气隔开,所以不会变色。而含在嘴里那片,药水在嘴里化掉了,所以才能解毒。”心中的疑团逐一解开,又得到了爱不释手的好书,不胜欢喜,便脚步轻快地走下山来。 师父还没回来。吴秋遇正好有时间将山洞里的一切也恢复原状。收拾妥当,忽然记起师父的吩咐,急忙跑去道观喂鸽子。济苍生当年带回来一对鸽子,经过连年孵化,如今已有十多只。不过,这些鸽子从未用过,师徒二人也不懂驯养,慢慢也就成了玩物,做不得信鸽了。济苍生见吴秋遇喜欢,又舍不得放走,便都养了下来。一只只都肥得很。 吴秋遇自得了那本《五禽戏》,便每日以喂鸽子为由,到道观里去,一面翻看,一面学着书里小人的样子,戏耍起来。这些动作颇为奇妙,轻灵活泼,欢快自然,远比跟着师父练武有趣得多。“降魔十三式”威力巨大,但稍显笨重。一套掌法总共十三招,反复打了几年,又始终没有派上用场,吴秋遇早已渐渐失去了兴趣。现在有了这套轻松的玩法,他自然受用得很,每天练习,越来越熟练,已经无需再看书,便找机会将那本书送回了暗洞。 此时吴秋遇还不知道,其实那本书根本就不是华佗的《五禽戏》,而是武林至尊翁求和留下的武功秘籍,是济苍生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换了封皮。他当作游戏练的那套身法有个别名,叫“小腾挪”。 济苍生并未发觉,见吴秋遇已将降魔十三式打得纯熟,所欠缺的无非内力和临机应变的本事,便着重指点他内功修炼,也教他一些闪展腾挪的本事。吴秋遇在师父面前很小心,那些动作从不敢在师父面前展露,免得师父责怪他贪玩。不过他暗中练下来,身体竟然灵活了许多。济苍生只道是自己指点得法,颇为高兴,只盼着他的内功能够再精进些。 又是一年多过去了。吴秋遇已经十八岁。他的内功有了明显的进境,“小腾挪”身法更是用得灵活自如。 这一日,济苍生忽然找到道观里来。吴秋遇正在鸽群中玩耍,见师父来了,忙迎上去:“师父。”济苍生说:“别玩了,跟我回去收拾东西。明天一早下山。”吴秋遇一愣:“下山?师父,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要下山?”他已经习惯了山里和师父在一起的生活,而且香儿和柳大叔离开以后,山外便再无牵挂,因此对下山已经没什么兴趣。济苍生说:“我们先回去。路上我再慢慢对你说。”“哦。”吴秋遇撒掉了手里的高粱米,走到师父身边。 济苍生看着鸽群在庭院中自由漫步,也有几分不舍:“本来要养几只信鸽。可惜咱们师徒不懂这个,鸽子倒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肥。呵呵。咱们要下山了,还不知几时才能回来。都放了吧,免得饿死。”吴秋遇心中虽然不舍,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 师徒二人回到山洞,捡轻便的重要东西包裹了,打成两个包袱。济苍生又整理好已经多日不用的医囊,备了些应急的好药。师徒二人便早早歇了。 次日一早,师徒二人便离了隐居五年的山洞,往山下走去。吴秋遇不时地回头,将那山洞、道观,看了又看。 ——本书前六卷已经正式出版(分三册),相关信息在“定心剑”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有发布,敬请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