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套路 (第1/2页)
“姗姗来迟,恕罪恕罪……” 崔弘道风度翩翩很是俊逸,仿佛是魏晋的风流的,两汉的倜傥。虽说穿的是便装,却也是腰封收拢,玉扣温润,步履就像是丈量过的一样,迈出来一尺就是一尺。张德见了,感慨万千:这样的欧巴,放一千五百年后,演个都不需要靠黑框眼镜来加强印象,提高气质。 太特么有超级明星范儿了。 倒也谈不上自惭形秽,老张在长安,也经常见到这种气质的大叔。比如张叔叔,他也是有名的帅哥,但张叔叔的帅,是有叼丝逆袭后的脱胎换骨,和崔弘道这种老子帅是天生的完全不同。 本质的差距啊。 “弘道,吃酒罢了,竟也拖沓。罚你一斗即墨老酒!” “薛公莫要取笑,饶了则个。” “崔兄,快请快请。” “萧兄先请。” 老家伙们寒暄了一番,老张这才上前:“江阴张德,见过崔司马。” “好一个河北玉麒麟!”崔弘道眼睛一亮,叹道,“徐孝德捷足先登,捡了便宜啊。吾来此地,房相还有些许事体,托付吾告之于大郎。” 嗯?!******总理找我这个江阴乡镇民营作坊主干啥? “有劳崔司马。” “嗳,举手之劳罢了。”淡然一笑,崔弘道更是道,“此来颇有几件琐事,若无大郎,怕是不行的。房相对汝,赞不绝口啊。” 那肯定的,长安西市最大的雀舌中间商,特么就是房俊!这牛大力气的夯货,霸占了巴蜀来的会馆,挂着忠义社的名头耀武扬威,捞钱捞的他爸爸都不好意思打他。 而且还有杜如晦一事,张德当初去房玄龄府上。可没少折腾。后来宣纸和碾米坊,基本就是四大天王瓜分,最多就是孔祭酒沾了点光,这还是他顶着孔圣后裔的名头来行事。 进了正厅。依次落座。薛大鼎是刺史,但萧铿是主,崔弘道是贵客,于是薛大鼎和崔弘道对坐,张德坐在薛大鼎旁边。 “来。共饮一爵。” 萧二公子举杯,众人也都举杯,然后满饮。 放下杯子,萧铿看了看两边,笑道:“都不是外人,老夫就直言了。” “直言无妨。” 薛大鼎笑呵呵地说道。 崔弘道抚掌微笑:“萧兄一如既往。” 大家都没意见,萧铿就看着崔弘道,问道:“房相与清河崔氏,谈的如何?” 说话间,外头又来了一人。是崔慎。进来后,他也没开口,只是举手告罪。众人知道他口吃,都是笑而不语。 “季修快些入座。” 崔弘道邀着崔慎,崔慎便坐在了崔弘道的下首。 “茶叶,瓷器。” 崔弘道说罢,又道,“房相又言,淮北颇有生地,清河人丁众多。可以耕种。” 听他这么一说,张德心里过了一遍:看来是要把江北茶叶带让一部分出去,也是,清河崔氏的根基在中原。就算李二把江南三分之一给崔氏,估计崔氏也不会要。 而且按照现在的迹象,分裂后的契丹,已经完全不足为虑,较之奚人,兴许还有点优势。但要和南室韦比,可能还多有不如。 当年东部草原,这可是响当当的一个大族,沦落到这个地步,姓张的功不可没。 “生茶无用,若无秘法炮制,甚难久储。”萧铿抚须,看着张德说道。 老张一看这特么就开始开价了? 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便道:“茶树合用,须三年四年成树,亩产干茶,不过是三四十斤。若是粗茶,竭尽其用,兴许能逾百斤。只是这等茶叶,只堪黔首蛮夷去腻之用。今契丹二部,如大贺氏,一日之需,一人一两。粗茶一两约十文,大贺氏胜兵三万,丁口十万。若其牛羊繁盛,一部一日,粗茶消耗,当为千贯。” 现在大贺窟哥被整的寻死觅活,当然没这个闲钱了。一千贯一天,这不是开玩笑么?如果契丹六部没有脱离他的掌控,那么靠着盘剥抽税,养活大贺部是完全没问题的。 一千贯一天,也就是百匹敦马的价钱。一年下来,光茶叶就得用四万匹马,契丹人脑抽才会这样喝茶。 然而张德这么说,当然是为了忽悠。他知道这群世家子弟肯定有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