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哥哥脱险 (第1/2页)
六月初八,一早,春草薛月月离开边防驻地。 万雷派身边副将带队护送两人,方大郎便是其中一员,到安全地带,就分道扬镳。 副将还有任务,那边是去青阳城牢里抓死囚。 春草当晚回到太平镇,告知娘跟嫂子情况,第二天蒙蒙亮,便带着娘跟嫂子,赶着马车,到了副将会驻地的必经之路,且人烟稀少的地带,等着见哥哥一面。 而此时的青阳城,从牢里压出来一个个囚犯,头戴枷锁,手脚都被铁链锁住,被一群身穿盔甲的士兵押着,浩浩荡荡往城外走去。 这些个押解的士兵,个个都有杀气腾腾的气势,一眼便知是久经沙场。 而围观的百姓,都议论纷纷,猜测着各种可能。然而每个版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这一群囚犯,基本上不能活着回来了。 而围观的人当中,当然也有李家的下人,当看到囚犯中有刘柱子时,立刻回去向自家主人汇报。 这几天精疲力竭的李老爷,今天终于稍松了一口气,因为那所谓的“私生子”居然没有堵在门口闹,而自家夫人今天似乎也安静了下来。 听着下人汇报,李老爷想着,这青阳城的事儿终于告一段落,他也可以离开了。 李夫人却并不放心,派人去衙门打听情况,只到报回来,是以死囚的身份被抓走,此去凶多吉少,才放下心来。再派了人去查那个“私生子”,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瘫痪在床的李三,即便听说刘柱子已是凶多吉少,也不肯善不甘休,他要让刘柱子也断子绝孙,知道刘春草把柱子媳妇儿藏在了太平镇,哭闹着让娘收拾了那妇人肚子里的孩子。 不曾想,“私生子”的事情闹到了李老太爷的耳朵里,让几人立刻回双石镇。 李夫人跟李三即便都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先回去,却也没有打消要收拾柱子媳妇的念头,只能再找机会。 而春草娘跟柱子媳妇,经过春草的安排,在去军营驻地的路上,见到了即将离开柱子。 看着自家媳妇儿的大肚腩,那里面装着自己的孩子,还有那头发斑白的娘,柱子红了眼眶。 方大郎已经告诉了自己,要躲避李家的报复,便只能隐姓埋名,跟着他去参军。 过了今天,刘柱子就已经消失了。他以后便不叫刘柱子了,他叫刘军,而自己的媳妇儿,也将成为寡妇。 看着马车里哭的伤心的几人,春草擦了擦眼泪,“也不是生离死别,大家都不要哭了。” 听见春草的话,几人都擦了擦眼泪。 “哥哥,即便边防无大的战事,也要注意安全,因为家里还有娘跟嫂子和孩子,有机会,便偷偷回来看看。” 柱子郑重的点点头,“帮我照顾好娘跟你嫂子,还有……孩子。” 一翻告别,终究是要离开了,春草看着远去的队伍,眯了眯眼睛,李家么,她记住了。 而就在柱子离开的当晚,府衙大牢出现了刺客,但刺客什么都没有做,去大牢里溜达了一圈,便全身而退,消失的无影无踪。 知府余松总觉得这些刺客来的蹊跷,都是一等一高手,去府衙大牢,什么都不做,便消失了。 大牢里囚犯刚被提走,而刺客前来什么都不做,这让他不得不怀疑,他们的目的是不是被提走的囚犯,而其中,最有可能便是冲刘柱子去的。 他本怀疑会不会是李家派来刺杀刘柱子,一想到上面便被自己给否认了,李家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必要。 那是为救刘柱子而来?又会是什么人? 百思不得其解,直接将刺客的事情压了下来,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 哥哥虽然不在身边了,但总算是度过了危险,春草也没敢大意,随时防备着李家的我报复,不论是出门还是在家,总会让人守着娘跟嫂子。 天气渐热,葡萄庄园有吴伯带着人理,春草天天除了守着嫂子的肚子,便没其实事情可干,无聊得紧,一无聊就胡思乱想。 吕子祺已出门一个半月,还没有任何消息,也不知道怎么样,连信都不捎一封回来。 春草咬牙切齿,打算等吕子祺回来,先要抽他一顿解恨。同时,又内心忐忑,是否出了事情? 正在春草唉声叹气无所事事的时候,赵工头来了,雨季已过,问春草何时开工。 春草这才想起,山坡后面的院子跟作坊还没开始建呢。 将画好的图纸交给赵工头,挑了个吉日动工,调了一大半的长工去修通往后面院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