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火线精英_第11章 出到张家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出到张家口 (第2/3页)

枪冲了过来。

    还没等走近呢,叶航手里的酒杯“忽”的飞出,正砸在麻三的鼻梁上,一下子把鼻梁砸断了,麻三惨叫一声,躺在地上,捂着鼻子直打滚。

    剩下的五个人一看不好,举枪就要射击。叶航早有准备,操起凳子就砸了过去,一下子打倒两个,身子跟着如同豹子一般蹿出,一拳把最前面一个砸的倒飞出去,剩下的两个吓傻了,擎着枪站在那儿,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叶航随手收了他们手里的抢,抓住他们握枪的手往桌子上一按,抓起一把筷子就把两只手钉在一起,这两只手算是废了,十几根筷子插下去,都扎成烂番茄了,两个家伙一起嚎叫起来。

    回头看看酒店老板,已经吓昏了,躺在地上,小二早跑得没影了,笑着摇摇头,把七个家伙的枪和身上的子弹都收起来,放在桌上,七支盒子炮几乎都是新的,清一色的毛瑟二十响,在灯光照耀下发着蓝汪汪的光,子弹有二百多发。

    叶航看着枪,心道:“好枪。”这些枪正适合他用,自己的沙mo之鹰虽然好用,可是没想到后坐力太大了,虽然杀伤力高,但却不怎么实用弹夹容量小,商城也没有买手枪弹夹的这点确实挺坑人。日本的南部式手枪太垃圾,堪称二战史上最差的手枪,所以这种俗称盒子炮、驳壳枪的毛瑟就成了最佳选择。这种枪毛瑟公司研制出来后在德国成了鸡肋,因为后座力太大,枪口上跳厉害,打一枪,枪口就朝了天,以后的子弹就不知道打到哪儿去了。但没想到这种枪会在中国大放异彩,只是把枪的射击姿势改动一下,放弃枪上的准星,把枪放平,利用枪的后坐力,二十发子弹能打出一个扇面来,跟小机枪似的。这种枪中国前后进口了近二十万枝,所以,子弹根本就不是问题。这种枪也是土匪、马贼、游击队最喜欢的武器,《铁道游击队》里说的快慢机就是这种枪。

    叶航抓过一块桌布,把枪和子弹一包,提在手里,掏出刀子,一人赏了一刀,这几个家伙一看就是汉奸,对于汉奸,叶航决不会客气。这几个家伙,给了七十多点经验,八百多gp也不错。

    ;回到提前订的旅店,叶航把枪拿出来挑了一下,挑出两枝最好用的,剩下的留下弹夹,全扔进了下水道。

    夜渐渐深了,空中飘起了雪花,叶航换上夜行衣,把手枪插到腿上的快枪套,两枝盒子炮还有刺刀插到腰里,背上背包,从旅馆的窗户跳出去。大街上黑漆漆的,空无一人。他不走大街,专穿小巷,飞快的奔向日军军营。

    日军军营防守之松懈,令叶航气结。昏暗的灯光下,仅有的两个哨兵竟然不见了,悄悄靠过去才发现,这两个家伙竟然都跑在岗楼里,背靠背睡得正香。

    叶航大喜,他绝不会嫌杀日本鬼子没难度,都老老实实排着队挨宰,那才好呢。他轻轻打开岗楼的门,没等那两个家伙惊醒,一刀割断右边那个的脖子,同时左手伸出,一下子捏碎了左边那个的喉咙,两个家伙蹬蹬腿,一声不吭的断了气,飞快地割下两个倒霉蛋的脑袋,蛇行虎伏的进了院子。

    鬼子的兵营很大,看样子是一所学校,不过比张北的那个军营大了很多,房子也多了很多,鬼子留守的一个小队,就住在最前边的一排。

    叶航靠近门前,附耳听了听,里面咬牙、放屁、打呼噜、说梦话,乱七八糟的响成一片,小鬼子睡得可真香。

    轻轻地开开门,闪身进屋,又轻轻带上门,借着大门****过来的微弱灯光,叶航摸上了离门最近的一个鬼子,左手捂住嘴巴,把脑袋轻轻一转,右手的刺刀“扑哧”就从脑后扎了进去,直透大脑,鬼子身子一挺,就无声无息的魂归东瀛。

    挨个杀将过去,不到五分钟,一屋子三十来个鬼子就全被干掉了,伸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又悄悄进了隔壁屋子继续杀。

    一刀一个,比杀鸡还快。前后不到半个小时,算上门口的两个,一共六十七个鬼子,就全部清理完毕。

    自己也升了一级,看了一下自己的个人信息

    军衔:下士4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