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渔夫_第3章 钓石斑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钓石斑鱼 (第2/2页)

调转小船的船头,用木橹撑着小船,让小船开动起来。

    小船很快就离开了浅水区。

    水深后,木橹无法够地,王海将木橹搭在了船尾上,开始摇了起来。

    摇橹,是小船最为原始的驱动方式。

    很费力,速度也不会太快。

    十几年前月海村的渔民们,大多都是使用这样的方式开船出海。

    直到近十年来,渔民们才开始在渔船上装了柴油机和船桨,用机器代替了人工。

    月海村渔港是天然的避风港。

    在浅水区的外围,有一排阻挡巨浪的礁石。

    被礁石保护着的区域,叫做避风港。

    从礁石的出口离开后,就是出港了,进入的是深水区。

    深水区的水是深蓝色的,没有了礁石的保护,海浪也会大起来。

    好在,今天的天气很好。

    海上的风很小,海面很静,没有大浪,是非常适合钓鱼的天气。

    王海摇着船橹,把船开出了避风港,到了深水区后停了下来。

    他没有着急让小船继续往外走,而是在船尾上挂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的放了起来。

    这是月海村的习俗。

    每一艘渔船第一次离港时,都会放一串鞭炮。

    意图是辟邪祈福,好让渔船一路顺风。

    王海记得这个习俗,于是少不了这个仪式。

    放完了鞭炮。

    王海才摇着船橹,让渔船在大海中继续航行。

    这一趟的任务是钓石斑鱼,所以没有必要进入深海多远,只需要在近海的礁石附近即可。

    实际上王海也不敢走多远。

    因为摇橹式的行船方式很吃力。

    要是走太远一旦体力不支,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渔船就很难回到渔港。

    王海沿着近海的礁石行驶。

    礁石附近的水很清澈。

    朝着海底看去,可以看到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漂亮珊瑚礁。

    在珊瑚礁上,有小鱼在游动。

    海底的珊瑚礁地形,是判断此处有石斑鱼存在的重要依据。

    老练的渔民往往会根据海底地形来选择停船的位置。

    获得渔民技能精通的王海,也学会了查看海底地形。

    很快。

    他找到了一个风水宝地。

    这里的珊瑚礁坑坑洼洼,有很多大大小小湛蓝色难以看清的石洞。

    那是鱼洞。

    经常有鳗鱼、石斑鱼、章鱼等等鱼类出没。

    王海在这里停了下来。

    抛锚,把小船停稳。

    停好了小船后。

    王海环绕着渔船看了一圈。

    看船边的海水的波纹,来判断此时的潮水。

    此时潮水是稳定的,可以打窝。

    王海看好了潮水后,将一部分的小生虾捣碎,均匀的扔到了船四周的海里。

    海钓一般不需要打窝,来此之前王海也不打算打窝,但李二爷给的生虾太多了,用一部分来打窝也没关系。

    打窝也是为了聚集鱼群,增加上钩的几率。

    鱼饵充足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打窝的。

    当然,要看好潮水,否则刚打的窝被海水冲散了,就浪费了。

    王海是看了潮水的,确定潮水是稳定状态的,才打的窝。

    打完了窝,王海开始捣鼓鱼竿。

    花了几分钟,三把鱼竿都换上了新买的鱼钩,并把鱼饵挂在了鱼钩上。

    鱼饵的挂法是月海村的渔民们常用的一种挂法。

    被称之为螺旋式挂法。

    这种挂法有两个优点,那就是鱼饵完全把银色的鱼钩掩盖住了,外表上,如果不细看,很难看到鱼钩。

    而且挂得很稳,一般不会轻易脱落。

    当然也有缺点。

    缺点是需要鱼饵的量很多。

    而且鱼如果不是一口全部吞下鱼饵,很难钩到鱼,脱钩的几率很大。

    王海钓的是石斑鱼,石斑鱼的嘴巴出了名的大,吃饵的方式都是一口吞,所以使用这种挂法很合适。

    换好了鱼钩,挂好了鱼饵。

    王海将鱼钩扔到了海里,把鱼竿固定在船上,随后坐在船沿坐等鱼上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