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嫁给知青那年_001章 她从前世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1章 她从前世来 (第1/2页)

    二月一个春风拂面的日子,苏家村最西边的一户人家正在举办婚事。

    农村没什么消谴,群众黄白喜事都不会放过,所以两间堂屋内挤满了人。

    “哎呀,都往后退退啊,人家鞠个躬都鞠不开。”

    生产队长苏宝坤长胳膊一挡,硬生生把观礼的人逼退了两步。

    一对新人,穿着都很朴素,新娘叫苏忆安,她可是苏家村出了名的俊姑娘,想娶她的小伙子不多说,十个以内是有的;

    新郎叫谢瑾年,是苏家村的下乡知青,也是名帅小伙。

    男才女貌,又是人生大事,咋看不见新郎脸上有一点笑模样呢?

    懂的都懂,新郎心里另有其人。

    “向伟大领袖三鞠躬……”

    “向革命群众三鞠躬……”

    “新郎新娘致以革命的敬礼……”

    礼毕,新娘被几个女同志簇拥着进了洞房。

    外面,苏家的男主人苏大海简单地办了两桌酒席,请了大队干部、亲戚和知青。大队干部只派了苏宝坤当代表,知青倒是全来了,六男四女。

    “瑾年,走在一起就是缘分,好好珍惜。”

    班长刘国庆拍了拍谢瑾年的肩膀,意味深长。

    “谢瑾年,希望你和忆安共同进步,夫妻同心。”

    姚流苏就是传说中,谢瑾年心上的人。

    谢瑾年机械地听着知青们的话,谁都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

    而此时的苏忆安,浑沌的脑袋终于清明了起来,不可思议,她居然重生了,好巧不巧还重生到了她嫁给谢谨年的时候。

    但凡早重生半天,她拼了命也会把这门亲事毁掉!

    老天爷……这是嫌她上辈子过的日子不够苦吗?

    谢瑾年是从省城来的下乡知青,一起分到苏家村的是六个男知青四个女知青。刚分过来那会,知青不会做饭不会烧柴火,因为知青就住在苏忆安家隔壁,大队就安排苏大海一家帮着知青做饭,队上补贴一部分工分。

    苏忆安是个勤快的,她经常跟着爹妈一起到知青点帮忙。

    蒸馒头、烙饼、烀饼子、煮大锅菜……十个人哪,一家三口齐动手,劳动量还是挺大的。

    知青最小的十七八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一二岁,就是一群娇气的孩子,就这么帮忙,还有知青嫌这嫌那,不是嫌菜难吃,就是嫌苞米面馒头拉嗓子。

    吵吵闹闹中,苏家人和知青也慢慢的熟悉了。

    谢瑾年话不多,除了下地就是躺在大通铺上看书,别的知青偷偷谈时局,他从来不掺和。

    知青点的生活是枯燥的,枯燥到窒息,有个别知青就开始找乐子。苏忆安长的白净漂亮,和粗糙红腮骨的乡下妹子不同,男知青帮着烧火的时候,就和苏忆安套近乎,有言语上的挑逗。

    未出阁的大姑娘,苏忆安脸皮薄,她也就是生生闷气,还真不好意思怼人。

    比如那个聂红兵,人长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骨子还老是觉得高乡下人一等。

    “忆安妹子,我帮你介绍个对象呗。”

    苏忆安知道他没什么好话,干脆不吱声了。

    聂红兵自顾自往下说:“我有个哥哥,可是五金厂三级工,给你介绍当对象行不行?”

    苏忆安这辈子没想找工人,门不当户不对,嫁过去也不会幸福。

    “聂知青,以后不要说了,我爹妈就我一个闺女,不远嫁不高攀。”

    “等日子过好了,把你爹妈接过去,也不是不行……”

    谢瑾言从苏忆安家的压井里挑水,刚好听到聂红兵的话,问道:“进厂头三年学徒,第四年才是一级工,你哥是三级,今年多大了?”

    聂红兵梗着脖子,面红耳赤,“谢瑾年,我哥多大,用你管?”

    谢瑾年摸了摸下巴,很认真地说:“我估计三十岁差不多。”

    还真让谢瑾年说对了,聂红兵的哥哥二十九,还有腿疾。

    因为谢瑾年会帮着苏忆安怼人,男知青消停了不少。

    谢瑾年对事不对人,男知青对女知青不尊重,他也照样怼;女知青有难处,他挽起袖子会帮。

    姚流苏和谢瑾年都是省城人,听说还是住的很近的街坊。姚流苏有事谢瑾年都会帮忙,包括挑水、推磨这些粗活;家里寄过来好吃的,姚流苏也会给谢瑾年留一份。

    在外人眼里,这就是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当事人也默认了。

    因为谢瑾年的仗义直言,苏忆安挺感激他的。

    谢瑾年穿的布鞋已经破的不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