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章 南洋舰队 (第2/2页)
分舰队的分旗舰都不是,丁汝昌嫌弃它的航速太低了点,只有8节,如今丁汝昌的第二分舰队旗舰是一艘3950吨排水量的蒸汽机驱动的挂帆快速战舰,取名为“南洋二号”,除航行速度有12节外,船上配有波士顿造船厂装配的前装滑膛火炮10吋炮2门、8吋火炮4门,而后在广州城外的长洲造船厂又自行安装了克虏伯260mm前装线膛炮2门,克虏伯150mm后装线膛炮4门,火力可是比“南洋五号”强了一倍多。 帝国海军的军舰分配倾向于南洋舰队,而南洋舰队的主力军舰分配又重点倾向于第一分舰队。这也难怪,毕竟是第一分舰队,还是舰队副司令谭体元亲自兼任队长。 整个南洋舰队分为四个分舰队,此次出征只出动了前三个分舰队,第四分舰队分为两部分仍旧游弋在西贡和虎门两地驻防。第一分舰队由谭体元亲自率领,一共六艘军舰,主力军舰均是吴如孝从美国购回,分别是旗舰“南洋一号”、“南洋四号”和“南洋七号”,均是三千五百吨以上的蒸汽机驱动挂帆快速战舰,再经过改装克虏伯线膛炮的巡洋舰,此外还有还有二艘一千五百吨级的护卫舰和一艘三百吨级的炮舰。 第二分舰队由丁汝昌率领,也是六艘军舰,除了旗舰“南洋二号”和“南洋五号”两艘主力军舰外,还有一艘一千五百吨级的护卫舰和三艘炮舰。 第三分舰队由尤浪漫率领,也是六艘军舰,旗舰“南洋三号”和“南洋二号”一致大小,外加原本的“克洋号”改名的“南洋六号”,另外二艘一千二百吨级的护卫舰和二艘炮舰。 这十八艘军舰护卫着近百艘商船货轮改的运兵船,浩浩荡荡一字排开,散布在南洋海面。 丁汝昌和尤浪漫只是觉得自己南洋舰队的军舰体型庞大,火炮犀利,攻打满清和朝鲜那些可怜的水师完全就是碾压,没有对比,也没怎么在意。而谭体元和施利芬就不一样了。 谭体元是从黄埔军校里学习时便系统熟悉过当今世界火炮的情况,知道如今即便是西洋军舰上装配的大多也是前装滑膛炮,后来听总参谋部情报处的参谋说起克里米亚战争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前装线膛炮,只是还不够多,但效果已经出来,相信之后各国都会大量使用。
而施利芬刚从普鲁士陆军出来不久,他是非常了解西欧各国军队的火炮装备情况的,当然,秘密武器可能不清楚,但普遍装配的都还是前装滑膛炮为主,也就是中华帝国这边所说的红夷大炮。可来到这远东的古老帝国之后,他才发现,他印象中的那个原始落后还在使用17世纪的加农炮的古老国度,竟然秘密地囤积了大批线膛炮,他们称之为克虏伯大炮。 而且,这克虏伯大炮,居然不单单是前装线膛火炮,还有不少后装的线膛火炮,精通火炮性能的他,稍加了解,便震惊得好几天都直呼上帝,要不是亲眼所见,他绝不会相信在远东的古国,还有这样先进的火器。那火炮的精准度,射程和射速都十分夸张,而且这还是那帮炮手训练不久,强度程度不够的原因,他有时候甚至心中在想象着,若是自己的祖国普鲁士能引进这种火炮技术,那该多好,别说击败奥地利,就是击败法国,称霸欧洲大陆也有可能了。 不过,施利芬又会摇摇头告诉自己,如今在这东方也很不错。他在普鲁士只是一名普通的少尉而已,就算表现优异但也不知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而在这里,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想想看,被皇帝亲自接见,一年不到便破格提拔好几次,深受重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除了偶尔想起家乡,周围的风俗习惯不大适应外,其他的,他很满足,也很感恩这个国家给予他的荣誉和地位。普鲁士死板的性格告诉他,要忠诚!而且好男儿志在四方,剩下的,便是自己好好为那个给自己知遇之恩的皇帝效命。 而曾国荃自从运兵船来到这艘南洋舰队的旗舰,便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两门长达8米的克虏伯巨炮,二万四千多斤的重量,当初在长洲造船厂安上军舰都极为艰难,曾国荃更是连连惊叹,当初他兄长率领的湘军败的不冤啊。同时心中也庆幸自己能跟随这样的军队出征一番,名垂海外。 几个人收起各自的心思,看向远处与天连成一片的大海。 尤浪漫不是第一次乘军舰航行在大海上了,他这两年跟随罗大纲四处游走,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海军将领。不过,第一次跨越南洋,不免心中还有些激动,但想到那帮屠杀客家人同胞的所谓布洛克王朝,便是心中愤恨不已,恨不得马上赶到报那深海血仇。要知道,他尤浪漫一家,还有老家的大半个村子的乡亲,几乎都是从嘉应州迁居到桂林城外的。也是自己运气好,若是当初祖先更而那些被屠杀的客家同胞一样,从嘉应州迁到南洋谋生,说不定便是自己被屠杀了。因此,尤浪漫可谓感同身受,特别强烈。 一听谭体元说能看见陆地了,尤浪漫忽地想起一事,问道:“谭司令,此番我南洋舰队四支分舰队出动了三支,还动用近百艘两广远洋公司的普通商船作为运兵船,声势浩大,只怕一靠近那沙捞越,布洛克王朝便会收到风声逃之夭夭了。” 谭体元想想也对,点点头:“不错。不过,那帮屠杀我中华子民的畜生,岂能让之逃走?谭某已有安排,眼下召集你们前来,目的就是商议此事。我的意思是今日天黑前便分兵三路,由那几名嘉应州来的向导带领,每支舰队一路,直接三路直下,同时从沙捞越的西、北、东三面同时出击,将那帮畜生彻底消灭在沙捞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