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初识欧晓萌 (第2/2页)
长,现在曹家玉非但什么也没争取到,还落了一股sao,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不过政治斗争本身就是一场赌局,有胜就有败,有赢就有输。不过对于曹家玉而言,这一个败局也就基本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曹家玉今年已经五十开外了,失去了这次机会,也就只能等退休了。 这天尹红霞忽然把皮一桥叫到办公室,不高兴道:“我问你皮一桥,你觉得你对得起我吗?” 因为孙、尹斗争的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皮一桥就多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笑了笑道:“尹乡长,你这话从何说起。我哪儿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该批评就批评,我绝无二话。” 尹红霞却哼笑一声道:“我哪儿敢批评你。只要你不把我卖了,我就烧高香了。” 这话是又要旧事重提了,皮一桥不好辩解,想了想道:“其实你也知道,并不是我出卖了你,我只是做了我自己该做的事情。” 尹红霞就有些不高兴了道:“孙书记对你有恩,难道我就对你不重要吗?” 尹红霞说完脸色就腾地一下红了,急忙伸手撩了一下头发,算是掩饰了过去。 这算什么呢?皮一桥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忽然想起欧晓萌曾经给自己说的话,像尹红霞这种心高气傲的女人,又怎么能对自己一个农民的儿子有什么想法呢。这便又是手段了。 皮一桥假装糊涂道:“你和孙书记都是我的领导,对我来说当然都非常重要,而且不管是你交代的工作,还是孙书记交代的工作,我从来都是恪尽职守、认真完成。这你也能看得见。”
尹红霞长吁一口气道:“你是个聪明人,我是什么意思,你难道真的不明白吗?” 尹红霞的话显然并不需要皮一桥回答,只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思,皮一桥只好笑笑,心里却想:我又不傻,你什么意思,我当然明白,只是老子不想戴绿帽子。你这种女人,虽然漂亮的让人受不了却不安全,我可消受不起。 沉默了一会,尹红霞才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前段时间县里下了一个搞好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文件,你应该也看到了,要求各乡镇想尽一切办法,增加水浇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你现在是水利站的水保员,你那个站长孔晋华又常年不上班,所以,我跟孙书记商量了一下,想让你把这个工作抓起来。” 山南乡俗称“两山夹一川,丘陵布中间”,所谓“一川”不过是乡政府所在地山南村及附近四五个村,占比不到全乡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而大多数村都处在丘陵之间,农田以梯田为主,水分极易蒸发,要搞农田水利建设真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见皮一桥面有难色,尹红霞便笑笑道:“你也不用为难,这项工作在别的乡镇或许真得需要抓一抓,但是咱们乡的自然条件在那里摆着,做做样子也就算了,相信县领导也能理解。你这段时间抽空到下面跑跑,能搞就搞,不能搞拉倒。” 尹红霞这算是给了皮一桥一颗定心丸。然而,皮一桥却不想这么做。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难道山南乡真的就没办法把农田水利建设搞起来吗。皮一桥想试一试,何况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搞出名堂,就是自己今后继续往上走的资本,就算苦些累些也是值得的;要不然,现在这种体制情况,自己一没有背景二没有钱势,孙殿臣把自己帮到这一步,差不多就算到头了,想要进身几乎是不可能的。 已经入冬了,皮一桥专门找了辆自行车,每天上班就骑着自行车到各村走访,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晚上则窝在办公室翻阅以前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记载,又专程去县城购买了一些解决干旱丘陵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书籍研究。 苦熬了一个月时间,总算找到了一些门道,根据乡水利志记载,在***时期,乡里集中人力物力大搞过一段时间农田水利建设,当时的办法是,蓄水池加渗灌,蓄水池建在岭山,储备雨水,渗灌的目的一是可以节约水源,二是保持水分流失。可惜当时搞了一段时间就后失败了。但乡水利志上并没有记载失败的原因。皮一桥便又走访了参加过那次工程,现在还依然建在老农,这才发现,渗灌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当时资源匮乏,没有塑料管道,便用竹竿当管道,用不了多长时间便漏水严重,蓄水池也大多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且还是露天建设,储存的雨水用不了几次便没水了,水源问题成了关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