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友诗 (第2/2页)
着摇了摇头,说道:“李兄可晓音律?” 李斯年一脸嫌弃地望着正在细细品尝陈寡妇亲“身”酿出之酒的王翰,说道:“在下只会吹短笛。” “那就麻烦李兄为小弟的诗赋配一曲了!”说罢,王翰拧上了水袋的塞子,拿着折扇的左手背腰,右手拊膺,仰望着深邃的星空,酝酿着情绪。 李斯年见王翰少有的认真,便从衣怀中取出一口短笛,放到嘴边,开始演奏了起来。 宫、商、角、徵、羽,整个月光湖回荡着笛声悠扬。倏尔,湖面风起,原本平静的湖面激浪四起,而李斯年的笛声也随之音风一转,紧张而又激昂的音律弥漫在夜色之中。 此时,王翰似乎找到了灵感,他将折扇一开,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配合着李斯年的音律吟诵起来: “结交宝气不争多,去去花凝不等闲。有倦度关污两耳,乘时森列废诗篇。” “早知诗侣与秋箫,轰饮尊来不胜秋。都是还清秋寂莫,过溪相属送清秋。” “几狂诗社不由他,葛亮鸦集獬豸冠。笑享追随曾陆沈,意忠舞伴是天山。” 李斯年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吊儿郎当的王翰竟然是个如此多愁善感的才子,而且一口气连作三首七言,这实在是让李斯年感到十分讶异。 一曲落定,王翰则满意地点了点头,喝了一口酒,赞道:“李兄这乐律真是让小弟大开眼界啊!” “王兄过誉了。王兄实乃陆海潘江,七步之才呀!”李斯年慨叹道。
王翰龇牙“嘿嘿”一笑,道:“陆海潘江不敢当,七步之才倒是没错。” 这话让李斯年心中一愣,再看看王翰那一脸得意的表情,哪儿还有刚刚那文sao雅士的姿态了。 “李兄,看你的谈吐,应该也是文采中人,何不也即兴来上那么几首?”王翰得意地望着李斯年,这话中明显是有要与李斯年一分高下之意。 李斯年也知道,王翰自觉武功不如李斯年,所以想在文采方面找点儿自信。但是李斯年也算是有些学识的,他的骄傲不允许他退缩,哪怕没有对方有文才。 于是,李斯年便道:“既然王兄执意相邀,那在下就献丑了!”说罢,只见李斯年闭上双眼沉吟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拔出宝剑舞了起来。 这让正一脸得意,等着看李斯年笑话的王翰吓了一跳,以为李斯年想不出来恼羞成怒了。不过很快他就安心了。 只见李斯年一边挥舞着那把墨剑,一边高声唱道:“气冲云色照关山,曾牧山河到震泽。吼彻峥嵘逢海客,时听世界任花烧。” 王翰本身对于诗赋是颇有研究的,所以一听李斯年的这首诗就知道他的诗赋水平也很高。王翰没有想到李斯年竟是这般风采之人,心中更是大加慨叹。他一边叫好,一边不住地鼓掌。 然而李斯年却没觉得尽兴,他心中也较上劲儿了。你王翰能连作三首,我李斯年也差不到哪里去。 只见李斯年剑势一凛,口中吟唱:“要摩尺可马歇鞍,星火沮金语笑声。跋扈况在人不老,壶浆笑却过一生。” “好!好!好一个跋扈况在人不老,壶浆笑却过一生。”王翰不住地点头叫好。 李斯年豪气一笑,道:“还差一首!” 王翰听了,知道这是和自己叫上劲儿了,便微笑着摇了摇头,道:“李兄何必如此较劲儿呢?” “哈哈哈,在下可不是较劲儿,而是叫真儿!”说罢,他再次闭上了眼睛。这一次,他想到了逝去的亲人,想到了父亲一夜华发,想到了自己为了守护至亲而离开云阳时的决心。 “故人影逝泪流白,叹我凄然数年间。鬓点松柏悬者几,寄来赋笔且悼颜。” 王翰有些愕然,这首诗不同于前两首的豪气、乐观,这首诗明显表现出怀念已故之人时的愁苦和慨叹在世之人的凄然。 这个家伙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如果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王翰不相信李斯年能写出这样悲凉而又震撼人心的诗句。 只见李斯年一脸黯然,他缓缓地挣开双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看向王翰露出一丝勉强的微笑说道:“王兄,三首即成,请品鉴。” “李兄的辞藻朴素而有力,且直击人心,小弟自叹不如啊!”王翰笑答。 李斯年摇了摇头,说道:“王兄不要自谦了。比起文采,王兄还是技高一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