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 我的家园 第四章 艰难岁月 (第2/3页)
在战场上,到了43年的年底,赵家湾几乎家家戴孝。 从赵丁村来到赵家湾的其他各外姓并没有散去,各自cao起了旧家业。成家衣铺的成俞輘将缴获的鬼子衣裤拆开,染成其他颜色,动员农闲时的妇女帮助做军服和鞋袜,不过最让他最伤心的是撕裹尸布,每撕一块,意味着有一位年轻人牺牲在了战场上。李秉祖带了几位弟子,每天采药晒干磨碎,做成止血散、金疮药,供应部队。 柳来银也没有眼镜可做了,而是每日里制造模具,将生铁熔成铁水,浇铸成地雷和手榴弹的铁壳,或者用他灵巧的双手装配。石掌柜也没有了酒店和茶馆,而是制作干粮,仅有的一点rou类也做成腊rou和腌制咸rou,留给在战场上拼杀的青年们。 赵忠勇带来的两百万大洋和赵忠义他们缴获的那批黄金也慢慢地花了出去,其中一百万大洋和五百两黄金直接支援了红星党中央,拿到了一张盖有中央财政部印章和领导人签字的纸条。其他的现钱基本是购买做炸药的硫磺、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 虽然日子是越来越艰难,但是不屈的华夏儿女前赴后继,一批批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不论男女,在家长的鼓励下,要么走上战场去英勇杀敌,要么参与军备物资的生产运输,而赵家湾的一帮老少爷们,节衣缩食,努力生产,就是华夏民族全力参加抗战的一个缩影。 44年的华夏新春,各地战场已经开始了反攻,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六年战场的洗礼,赵忠义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头短发乌黑油量,一米八五的身高,魁梧健壮,目光有神,面色黝黑,棱角分明,穿着一身新制的军装,今天是他人生的大喜日子,去年结识了一位宝塔市来到赵家湾做土改和妇女工作的张春花,在有心人的掺和下,两人走进了神圣的殿堂。 最高兴的当然是母亲应婉仪,儿子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她心里没少担心过。丁奎一双异常粗燥的大手接过赵忠义递来的茶杯,哈哈大笑,他大儿子丁宝山去年在宝塔市结婚的,媳妇叫杨静宜,是杨武将军的meimei,他夫妻二人带着女儿丁宝怡去了,见到了中央领导,还一起拍了照片,因为他生产的大量土制\地雷\手榴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领导们的表扬,称赞他为抗战模范。 二叔赵恒勤的身体越来越差,李秉祖也诊断不出是什么病,眼看着他一天天地消瘦下去,今天看到自家最小的侄子结婚,坐在躺椅上的他笑得很灿烂。他两个孩子,大女儿叫赵紫嫣,儿子叫赵天阳,现在都在宝塔市的学校学习。 大哥赵忠勇的大儿子赵守礼也快要到可以结婚的年龄了,今天小叔结婚,为了置办一点rou食,他可费了大力气,上山打猎的收获不大,他做主杀了一头牛,用来帮衬自家小叔,并犒劳大家。 可是人群中也有很伤心的,丁宝怡比赵忠义小两岁,一直很喜欢这位高大健壮的哥哥,可是今天看到他娶了别的女人,心里酸酸的,很委屈,眼睛里的泪水一直在打转,她拼命地忍住,看到赵忠义哥哥笑容绽放,亲人们都为他们俩的结合而高兴,她不忍心自己的不理智行为去破坏这种好气氛,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心爱的大哥。 欢乐的时光是那么的短暂,华夏大地依然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东洋鬼子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依然有大好青年在战场上洒下自己的热血,赵家湾也不例外,在抗战的最后两年,又有十八位年轻人奉献出青春年华,其中就有赵忠勇年仅十三岁的二儿子赵守诚。 45年初夏,赵忠义和石子奉命前往罗荣的第二纵队报道,赵忠义被任命为警卫营的营长,与部队一起渡过黄河,准备进入东北战场。 45年的九月五日,赵家湾正在进行秋收,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就连小孩子也在捡拾稻穗,老远处飞奔过来三个人,冲着大家高声喊道:“胜利喽!我们胜利喽!东洋鬼子投降了!” 所有人直起腰,有点不敢相信,小鬼子投降了?!大家撂下手里的农具,将三个青年围住,要问个明白,等到确认消息确实后,大家举起自己的拳头,也跟着大声呼喊,有人飞奔着进村,将好消息告诉其他人,好多妇女想起了死去的亲人,脸上带着笑意流下了热泪。 正在作坊里做地雷的丁奎听到好消息传来,站起身冲着天哈哈大笑,经久不停,突然,他手中的木锤掉落地上,整个人直挺挺地仰面倒了下去,其他人见此情形,立刻将他扶起,可是一试他的鼻口,已然是没有了气息。 “丁伯!”“丁叔!”大家齐声呼喊着丁奎,希望他能够起死回生,胜利了,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可丁奎常年调配炸药,被毒气、毒物浸染,早已深入脏腑,不到五十岁就离开了人世。 赵恒勤常年拖着病躯,李秉祖手里仅有的一些珍贵药材都花在了他的身上,赵忠勇也亲自去西南和川蜀采购了一些,可今天听到这样好的消息,好像有了精神,立刻要求村民将他抬到烈士墓地,在大家的搀扶下,赵恒勤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来到一大圈的坟前,跪倒在地,脸上含着笑意,慢慢地拜了下去,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道:“大哥,三弟,各位家乡的好儿郎,我听到好消息了,东洋鬼子投降了,我这就来告诉你们。”说完,合上双眼,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鬼子是投降了,但青天党突然翻脸,依然要清剿红星党和他领导的军队,于是解放战争打响了。赵忠义和石子本来在东北野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