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二章 古佛金身 (第1/2页)
翌日,佛理寺。 天坛佛会每次都是十日,这次也不例外,才只过一日而已。 只是杨邺觉得意外的是,方绩竟然又来了。 “你怎么又来了?” “净莲送回去了,当然要来。” 方绩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佛会还在举行,他当然要来。 杨邺却在揣摩方绩的用意,他不像是个这么闲的人。 果然,方绩一脸笑意,道:“这是五颗没用到的莲子,还请杨兄收下。” 杨邺本想怒斥,但好处绝对要收下,还是接过了五颗莲子。 “算你有义气。” 方绩笑了笑,就望向了天坛,又有人开始辩禅。 “我欲普渡……” “下去!” “你……你……” “下去!” 这次的辩禅就有趣多了,老僧说自己要普渡四方,年轻的僧人直接请他下去。 两名僧人谁也没说服谁,最后年轻的僧人道: “普渡四方四字,小僧也能言,但小僧并不敢言。” “为何?” “禅师普渡了多少人?” “十八人。” “那禅师可知道我普渡了多少人?” “多少?” “一百八十人。” “空口无凭。” “不错,小僧普渡一百八十人,是空口无凭,禅师说普渡十八人,亦是空口无凭。” “你……贫僧普渡的十八人,就在天坛下!” “不妨叫出?” “叫便叫。” 就有十八人站起身,在天坛四周极为亮眼。 “禅师厉害,普渡四方普渡了十八人。” “既然知晓,那你还不下去?” “禅师且慢,且看小僧普渡的一百八十人。” 又有一百八十人站起身来,更加亮眼。 两名僧人就对上了,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肯下去。 天坛下的杨邺跟方绩就谈开了,以度化的人数来比较彼此佛法,太荒谬了。 片刻后,杨邺又道:“没准对他们来说,这才是佛法的真意。” “不错,不论如何,两人都度化了这些人。” “但是他们一直僵持着,谁也不肯下天坛。” 天坛佛会全靠各人自觉,如果不愿意下去,也没办法,顶多就是浪费一天的时间。 “正是如此。” 觉相突然冒出,插了一句话。 杨邺便问道:“你会把他俩收录进去?” 觉相点头,道:“两人都能为护法金刚,普渡四方。” 方绩就笑了,护法金刚的职责就是护佑佛门,同时还要四处普渡四方,这样就能试出是不是真的普渡四方。 杨邺竖起大拇指,厉害,厉害。 天坛上的两僧也真如他们所想的那样,从早上僵持到中午,看这个势头,大概会僵持到佛会结束。 看别人僵持这么久,委实没什么趣味,杨邺便问道:“觉相,听说天池上有个金身,真的假的?” “真的。”觉相道。 方绩讶异道:“真的有金身?” “真的有。”觉相道。 “我还以为只是谣传,没想到是真的。”方绩颇为惊奇。 觉相道:“金身一直有,只看有没有缘见到。” “什么才是有缘?”杨邺问道。 “有能就是有缘。”觉相道。 “所以我们有缘。”方绩道。 三人便离开天坛,到了天池。 天池一如昨日,新入三宗的僧人所吸收的只是九牛一毛,并不算什么。 觉相到了天池,便找了一处打坐,一手立掌,一手触向天池。 道道金光从地底涌出,汇聚在天池中心,莲花相继凋零,花瓣亦落到天池中心。 金光越来越密集,花瓣也越来越多,最终,结成了一个连花花蕾。 “果然是有缘者见,这里面就是金身吧。”杨邺道。 觉相却并没有答话,抽取整座山的元气,已经让他说不出话。 方绩目光一亮,也学着觉相坐下,抽取山的元气。 觉相那边才腾出手来,道:“里面就是金身。” 杨邺也坐下来,又让觉相跟方绩轻松许多。 一座大山,需要合体期修士来搬运,光明山虽然不算大,但是觉相一边搬运光明山,一边在抽取光明山的元气,所以腾不出手。 这也就是有缘者见,合体期修士才能见。 同时,光觉相一人也是无法见到金身的,还需要一名合体期修士的帮助,合两人之力才行。 “原来你也想见金身。”杨邺方才明白,怪不得这和尚这么干脆。 觉相并不答话,算是默认了。 别的僧人肯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因为有金身的话,佛就不在,只有金身不在,佛才在。 毕竟金身是什么,谁都知道。 杨邺跟方绩的动作就慢上许多,看了金身之后,他们可能会被和尚追杀。 觉相却道:“我修的是佛,并不是修金身。” 金身的意义是佛的rou身,从来就不是佛,许多僧人将金身认作佛,完全是自欺欺人。 难道金身不在,就不修佛,如果金身能代表佛,那就修金身吧,修什么佛。 杨邺跟方绩也不再犹豫,这和尚都不怕,他们当然也不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