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第1/2页)
南陵,太守府。 天子密诏果然是命二郎都督中外诸军事,召集天下诸侯共同讨伐李斛。 二郎已命使者将天子密诏传讯四方,但他并不指望诸侯派兵前来集结,甚至都不怎么指望诸侯能听从他的调度。 无他“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叛军攻入台城,将维摩立为傀儡皇帝之后,维摩便已失去了他的正统地位。对萧姓宗室子弟而言,眼下谁抢先称帝,谁就占据了先手。至于平定叛乱,大可在此事之后再作图谋李斛不过就是个仰仗八千羯人就妄图夺取天下的跳梁小丑罢了,迟早会自取灭亡。相较而言,对他们的野心威胁更大的反而是他们那些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叔侄兄弟们。而对于非宗室子弟的刺史们来说,与其扶持一个宗室子弟,在内斗中消耗兵力,也不如拥兵自重,暂且观望局势。 结果果真如二郎所料,四方诸侯中明确响应他的,就只有徐州刺史徐茂和郢州刺史陆辰而已。 二郎并不打算调动徐茂东魏大军隔淮河而望,蠢蠢欲动。淮南还需要徐茂携重兵镇守。而陆辰则正是二郎的嫡系。 所以到头来想要平定叛乱,还是要凭他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他还得防备他的堂兄弟们在背后掣肘甚至反刺他一刀。 如今李斛忙着攻占富庶的三吴之地,一时还无暇西顾。二郎须得趁着这短暂的时机尽快集结军队,将各怀异心的诸侯统合起来至少能保证短期内他们不对他动兵。故而忙得不得空闲。 姐弟二人能相见的时间便少得可怜。 但二郎依旧每日都会来探望如意,有时他从衙门里回来,就已到了就寝时分。饶是如此,他也从未间断过。 如意的右臂依旧不能动。 据说来到南陵时她肩上伤口已然化脓,大夫不得不动刀给她剜去腐rou。割开时伤口血流不止,大夫便用纱布帕子将血拭去,帕子吸满了血便丢到铜盆里再换一条。如此,足足换了三条帕子才将伤口清理干净。 因此她还有些失血过度,走动久了便会头晕目眩。醒来后大把的时间都只能静养。 静养的滋味并不好受,尤其当你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必须去完成时。 太守府的人依旧不知道他们是姐弟。 二郎不开口,如意不点明,太守府的内眷们也不便直问。 不过彼此间往来久了,他们也大致也窥测到一些端倪。知道二郎对如意敬多于爱,便也不敢再草率的将如意当成二郎的内宠来对待。 却并未想过如意可能是个公主。只觉着她也许是二郎身旁女官,自幼跟随二郎,逃亡时又曾一道出生入死,故而感情非比寻常的深厚。 主要是如意太结实了。受了这么重的伤,醒来后就没哼一声疼,吃不下睡不着这种娇贵的毛病更是半点儿都没有。哪怕数日前还苍白虚弱昏睡不醒,一朝醒来也不肯娇弱文静的卧床静养,而是每日坚持在院子里走动锻炼。似乎还和一些江湖粗人保持着往来,明明是卧病借住在太守府,但对外边儿的消息知道的比府上内眷还清楚。 原本府上安排了少夫人步氏来照料她的起居,但因她传唤外男入见,倒让步氏不方便常来了。府上也不能埋怨她她提前询问过,府上也说这院落已单独划拨给她,随她怎么处置但她一个独居的女人,怎么能真的传唤外男入见?她们还以为她只是问问而已呢。 这哪里是公主的做派?连寻常世家贵女的派头都不够。 步氏最初还是很愿意来找如意的。天下女子谁不向往金陵繁华之地?她很想从如意口中探听些京城王孙公主们的生活情趣,轶闻秘辛。 但很快步氏便意识到如意并非我辈中人,兼如意既不会顺着她说些她感兴趣的话,如意说的话她也常跟不上,便不怎么爱来了。 只是舅姑有命,令她打探如意的口风,她不得不来罢了。 这一日步氏依旧来找如意说话。不同的是,这次她直接带上了自家小姑。 南陵太守上的四姑娘小陈氏是个白净秀气的小姑娘,才十四五岁的年纪。话不多,总是微微垂着头。也不肯笑,性子十分拘谨。 她们来时如意刚从园子里回来,正靠在隐囊上侧坐着读信。她穿戴得极简单,浅碧素色的襦衣配着竹青团花的襦裙,腰上系了条粉白色梅花结的长绦俱都是太守夫人命人比照着府上姑娘们的穿着临时赶制出来的。肩上却披了条千鹤翔云的鹤氅。那鹤氅蜿蜒覆在她身上,曲折及地,宛若梅枝侧展玉山倾倒之姿。 那容颜之超尘脱俗,更是一目了然。 步氏一见,便不由回头去看小陈氏。小陈氏满面羞红,只不说话。 却是如意听见声音才知道是她们姑嫂进来了,便起身坐正了,请她们坐。那鹤氅滑落,便露出底下还吊着绷带的右臂来。 步氏便笑道,“有伤在身,怎么还这么辛劳?” 如意笑而不答,只问道,“这位姑娘是?” 步氏便将小陈氏引荐给她,笑道,“这是府上四姑娘,你住的这院子原本是她的闺房。”如意忙道叨扰,步氏便拉了小陈氏的手引着她上前,笑道,“我同你说笑话呢。不过你们两个投缘倒是真的,一样的爱读书,一样的清贵矜持的气派。年纪也相近。” 小陈氏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