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_为刘备做嫁衣的刘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刘备做嫁衣的刘表 (第2/2页)

的叛乱军队,即使是投降后又反叛的,他也非常宽容,欢迎对方再投降。

    比如江夏著名的贼寇陈生,起初想和刘表争个高下,被刘表打败后,眼看就要被斩尽杀绝,刘表只身骑马来到陈生大营,最终说服他投降。如上种种,让荆州的战乱日少。同时他还劝课农桑,在荆州当地发展生产,安抚流民,原本一片乱象的荆州,很快就稳了下来。

    内部稳定了,荆州的外部威胁却还在。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荆州,在当时是列强眼中的一块肥rou,而这块肥rou的守护者,又是老实人刘表,这让许多枭雄有了吞并荆州的想法。当时北方实力分为“朝廷”和“盟主”两派,所谓“朝廷”,就是董卓把持朝政的东汉中央政府;所谓“盟主”,就是袁术做老大,北方各路诸侯的反董卓联盟。

    这两边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刘表来说,都是不能得罪的。刘表也确实做到了两头不得罪,他主动向董卓上表效忠,并且拒绝参加“反董卓联盟”的讨伐大军;对“反董卓联盟”的掌门人袁绍,也是极力巴结,经常搜罗大量财宝相送。他的苦心得到了回报,本来荆州北面的袁术一直想吞并刘表,但是得到刘表好处的袁绍,及时劝阻了袁术。

    而北方的董卓,也对刘表很放心,在反董卓联盟势力日大时,更一心拉拢他,荆州,也就暂时获得了和平的环境。在这个和平环境下,除了发展生产,刘表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兴文教”。他是儒生出身,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在荆州各地兴建学校,甚至自己做老师在学校讲课。

    当时北方战乱,大批士子南逃荆州,对这些人刘表很礼遇,不但给他们财产和土地,更资助他们进行研究工作。这时期荆州“精神文明”建设很突出,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荆州学正是在此时形成,后来南北朝文化的交流,也是以此为起点。

    刘表的“物质文明”建设更突出。在“恭顺”的外表下,刘表的地盘一直在扩张。他虽然不与北方的各路枭雄为敌,但是对南方的各族政权却毫不客气,用了3年时间,相继吞并了湖南等地大片地区。他用人很有特点,除了礼聘北方文士外,他的麾下各色人物众多,包括当地的土匪、少数民族领袖。如此鱼龙混杂的局面,刘表坚持“用人用其长”,凡是有能力的,一律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这在门第决定地位的三国时代,是非常难得的。此间,他还广施“德政”“爱民养士”,尤其这时候荆州外来人口达到高潮,大批北方汉民进入荆州,和当地人相处杂居,刘表将北方移民大部安置在无人居住的山川丘陵地带,荆州经济的发展,也正是从此开始。到了公元192年董卓败亡时,刘表已经有了“土地数千里,带甲之士十余万”。在各路枭雄的眼皮底下,刘表崛起了。

    再造荆州的刘表,更有东汉末年大多数官员不具备的品质——清廉。他是一个生活简朴,为官廉洁的官员,多年以来呕心沥血,他的家中竟然连存款都没有。与之对照鲜明的,就是蒸蒸日上的荆州经济。因为刘表的“中庸”,荆州的军民过上了太平日子,鲁肃就曾很羡慕地对东吴孙权说,荆州有千里沃野,这是帝王能够称霸的根本。

    刘表不想称霸,他只想中庸下去,过一段舒心日子。在赤壁之战中,他的生活着实很轻松。明末大儒王夫之在反思明亡教训的时候,也曾把刘表拿出来说事,他说刘表“无显著之腻,故荆州自若”,也就是说,刘表因为他的休养生息,给荆州带来了幸福的和平时光。

    三

    刘表在荆州的“中庸”,给荆州带来了繁荣,但是他的失败,也是因为中庸而起,原因很简单:这是个乱世。

    刘表所处的东汉末期,是一个群雄并起,弱rou强食的时代,你不去吞并别人,结果就是被别人吞并。刘表以“中庸”为策保境安民,这样的政策,在北方实力均衡、相互攻杀不止的时代,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北方出现一个横扫天下的枭雄,这样的政策,是注定会失败的。荆州这个地方,长期以来*经济发达,没有北方的彪悍民风,所以刘表虽然有十几万军队,但是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选择和平,哪怕是屈辱的和平,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表只能坐以待毙,在当时,刘表还有另一条路:东征东吴。

    虽然东吴在后来成为“三国”之一,但是在刘表生活的年代,东吴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如果刘表能够占有江南,凭借江南和荆州两地的兵马,即使不能统一北方,也完全可以构筑坚固的正面防线,把长江沿岸连成一片。如果这一步成功的话,刘表至少有足够的能力和北方划江而治,就像后来的东晋一样。

    特别是在曹cao与袁绍相持不下的时候,正好是刘表扩张势力的最好机会,刘表却放弃了,他只是想严守边境,结果强大起来的曹cao,在击败了老对手袁绍后,转头就给了刘表致命一击。

    相较于之前的“用人用其长”,后来的刘表在用人上有很多失误,虽然他手下英雄云集,但许多都和他分道扬镳,还有一些虽和他合作,却面和心不合。我们前面说过,刘表从起家到发家,用人上不看出身,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用人不看出身的刘表,这时却走入了另一个误区——看关系。他重用的大多数人才,无论出身怎样,都有一个共同点:和他有裙带关系。

    荆州的人才,要想得到刘表的赏识,要么要和他有亲戚关系,要么就要走他的亲戚们,尤其是他的外戚蔡家的路子,否则是很难得到任用的。刘表的性格也有猜忌的一面,他的猜忌和曹cao不同,曹cao有时候好卸磨杀驴,刘表更甚,基本是磨没卸,就把“驴”给杀了。比如荆州名士刘望之,因为一次进谏时言语上的冲突,就被刘表当场杀害。到他统治的后期,荆州的人才纷纷活动,要么投奔北方,要么转投西南,很少有为刘表所用的。这样的局面下,刘表又能支撑多久呢!

    刘表最大的悲剧,就像王夫之说的,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儒生出身。他可以是一个合格的演员、歌手,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因为政治家都需要头脑,反观刘表,其笼络的贵族却大大缩水,可见其驭人之道。

    公元207年,一生扑在工作上的刘表,病逝在工作岗位上,他的死,对汉帝国是一个沉重打击。这时候,统一北方的曹cao已经大举南下,刘表病重期间,曹cao势如破竹收拾荆州的土地。刘表苦心维持近20年的荆州,就这么结束了。当年繁华的局面,在之后荆州的战乱中几乎全部被毁,唯一例外的,就是他开创的荆州学,之后两千年,它一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朵奇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