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之皇惟大治_竹林七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竹林七子 (第1/3页)

    天圣以武立国,百年来尤其以帝室武德充沛而闻名四方,但无论武将之子,亦或者大部分宗室帝子,早期都会在学宫学习圣贤之言。

    在这一群入学的小家伙中有一个人尤其显眼,一双蓝眼睛,而且还那么小。每个路过的学宫学子都会惊讶,忍不住开口逗逗这不过五六岁的孩童。

    本来圣帝一开始的计划是让昭宁在宫中由武威伯等人教导,便不入学宫。谁知道这小家伙知道了这地方,整天嚷嚷着来,圣帝最终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同意了此事,一日在学宫,翌日在宫中。

    “不过是个孩子罢了,这宫中的清冷怎么受得了,唉。”

    圣帝正在批阅奏折,突然想到昭宁今日入学宫,不禁感叹,旋即又叫人去打探打探情报。

    ……

    “快来快来,前面就是田夫子的课堂了,他可是十分严厉的,不过你这么小,他应该不会太为难你。”

    昭宁被两个大约八九岁的“同窗好友”拉着,至于这是什么意思他便不知道了,他本来走的好好的,结果碰到这两人,聊了几句便要拉着自己去上课,还叫自己好友。

    “我们已经来这学宫好几天了,大致熟悉了,像你这么大的还是少见,你家里怎么想的?”

    (嘟嘴不回答)

    “那你叫什么名字?”

    “圣昭宁,你们呢?”

    “张宥!”

    “李道珂!”

    张宥挠了挠头,总感觉这个名字在哪听到过。圣室子弟倒是常见,关键是宗室还是帝室,不过无论是什么,对他而言,这家伙就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作为日后的同窗好友,他有责任带带他。

    ……

    来到课堂,找到最后面的位置,三人便开始窃窃私语。新生虽多,可课堂极大,但这最后一排可不止他们三人坐着,还有两人。

    “你们也坐这啊,我爸交代了,上课就找最后坐,同样找最后的便是志同道合之人呐,我叫张宥,这是李道珂,这是圣昭宁!”

    “哈哈哈哈,我爸也这么吩咐了,我叫彭封,这是我弟弟彭侯。”

    不一会又进来了不少人,大多数都坐到前排,唯一一人径直朝昭宁一伙走来。

    “在下南宫旭,愿与诸位结识一番!”

    ……

    这夫子从头到尾说了什么昭宁是一字不知,甚至连夫子什么时候进来的都不知道!只觉得这群好友十分有趣,好热闹!好几次高兴的叫了起来,吓得他们最后只能边看昭宁脸色边讨论。

    待到夫子走后,彭封握着张宥的手,激动地说:“你们简直是我的再生兄弟啊!!”

    “可不是,简直比我爸有趣多了!!”

    “走,先去吃点东西!”

    于是六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朝着膳厅而去。

    只见一人缩着头,壮着胆子向张宥一行人问路。

    “你也去膳厅?来来来,我们顺路,一起去!”

    昭宁他们问了半天才问出来,知道了这人叫岳丹。

    “真是胆子小!”昭宁嘟囔了一句,惹得众人大笑,而岳丹的脸瞬间红了。

    ……

    “我父亲说志同道合之人应该结为兄弟!”

    一石激起千层浪,南宫旭此话一出,大家伙便觉得互相之间何止是志同道合,简直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便开始热烈的讨论起结义之事!

    ……

    “于爷爷,结义需要准备什么(???.???)????”

    “噢?殿下怎么突然对此事有了兴趣?”

    于忠孝,本是帝宫中乾清殿供奉,内侍省少监,然自昭宁出生之后,其便被调到资阳王府担任承奉正。昭宁刚刚上了马车便询问结义一事,于忠孝倒是有些意外。

    马车缓缓行驶在玄武大街,自从“黄初之变”后,世祖下令:“世族之车,行人不避”,时至今日,帝都之中除了前方战报,余者皆不可驱赶百姓。

    “你先告诉我。”

    “殿下,这结义需要金兰谱,三牲祭品……,此事颇为复杂,还需选一良辰吉日……”

    昭宁嗯了一声,正欲开口,突然听到车外的人群有人大叫着什么,顿时人群便炸开了锅。恍惚之间,李宏二字不禁传入耳畔。

    于忠孝的脸色几乎瞬间变了又变,一时间昭宁也说不上这是开心还是忧郁,见此情形,昭宁索性不再开口,自己想着自己的心事。于忠孝摊开右手,一只金鸟凭空出现,拍拍翅膀便飞出马车,直朝帝宫而去。不过一会,昭宁发现那金鸟再次出现在于忠孝手中,而于忠孝的脸也变为了凝重。

    马车缓缓驶入王府,刚刚停下,昭宁便迫不及待下车,梁王妃杨氏早早便候在一旁,一把抱起昭宁,不停的询问今日入学的所见所闻。而于忠孝向王妃打听了梁王所在,便直扑听轩阁。

    听轩阁内,数人正在向梁王汇报近几日王府的收入,于忠孝一来,只是静静候在阁外。

    “老奴见过殿下,王爷千岁。”

    待几人离开后,于忠孝关上阁门,施加了一层结节,随后跪下向梁王请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