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我叫陈三全 (第2/2页)
育吧!” “嗯……第二个是我们盛阳的,现在定居在盘绵,今年57岁,这个年纪正好吧!”沈思南也觉得一号的年龄有欠考虑,有点不好意思,说着把手上的资料给刘忙递了过去。 “大姐,你写报道的时候从不考虑真实性吗?亩产三万六千斤也敢写?还真是中国的记者,这大妈62年回的国,李传姬66年出生在朝鲜,你这个故事怎么写?飞跃鸭绿江的卵子?” “我为了找这合适的人选跑遍了辽东,我容易吗我?两句话就被你否了……”沈思南很是委屈。 “行了行了,不善于写假报道,算是对你职业道德的赞美,你先吃,等我几分钟。”刘忙看不得女孩流泪,也不忍毒舌了,安抚几句沈思南,自己一个人出了串店。 给茜姐买的房子就在对面,几步就到了,进屋连上了网络,这台电脑刘忙早就设置好了逻辑陷阱,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是无法反向追踪的,连上了盛阳市的户籍管理数据库,设定查询条件,出生地:朝鲜,年龄50-60岁,现居地:盛阳市。这些华侨的回国日期并没有记载,没法进一步筛选,面对上千人的名单,刘忙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索性全打印下来。顺便又在失踪人口里找到了陈二全,把他的照片换成了自己的,现在自己有了另一个身份了。 在刘忙的计划里,需要给李传姬找一个中国mama,然后让她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身世凄惨的华侨。这样就不用被遣返回朝鲜了。不过这事想的容易,具体cao作起来却很难,即便有合适的人选愿意给这个可怜的女子当mama,但这不是抗日战争时期,女人到男人堆儿里领人,说一句这是俺男人就能从鬼子手里把人救出来,那帮鬼子还得要你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暂住证、独生子女证等一系列证明,否则谁敢擅自放人?以刘忙的手段,伪造这些东西肯定比办证的强,但这事只要一去和侨务委员会核实就准漏。这事还得重新筹划一下。
刘忙在名单里找到了一个名字,王进宽。 拿着打印好的资料回到串店,和沈思南说了句,计划有变!还没等沈思南发飙,刘忙先开口:“先看看这位王进宽老先生的资料!” 沈思南接过资料,看了两行就开始骂街,“你还损我,首先,这位王进宽是男的,其次,时间对不上,人家60年就回国了,是第一批归国的朝鲜华侨!你是准备来个jingzi穿越的好戏吗?” “严格来说,这位老先生不是第一批归国的朝鲜华侨,应该是第0批!” “第0批?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战争之后,朝鲜损失了大量人口,当时朝鲜当局威逼利诱,强迫华侨加入朝鲜国籍,而国内对此却并不知情,是这位王进宽老先生和三个伙伴偷渡游过鸭绿江,回到祖国,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侨务办公室,而后才有朝鲜华侨分批回国的事情。” “这位王老先生我似乎听说过,在华侨圈子里威望似乎很高。不过这又能怎么样呢?” “这就是切入点,誓死不加入他国国籍,横渡鸭绿江,冒死返回祖国,让数以万计的华侨得以回归祖国的怀抱,这算不算个英雄?” “这当然算了!” “现在这位老先生还默默无闻,是不是该采访一下?给老先生写一篇报道?老先生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和在朝鲜的meimei失去了联系,经过后回来的华侨说,他的meimei、妹夫早逝,二人育有一女,叫李传姬,但老先生多方打探却了无音讯!” “然后再安排张向东和这位王进宽老先生偶遇,来个父子相认?” “拜托,是外甥女婿和舅父的关系好不好,在此之前应该先让里面的李传姬知道计划的细节,最后伙同一大堆记者去边防井查那施压,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这个计划可行!到时候我可以把当记者的同学、同行都叫去,电视、电台、报纸全上,不怕那边不放人!不过这个计划还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我们要说服王进宽老先生配合我们演戏,第二,我们需要把信息传递给李传姬,我问过张向东了,他说看守所里不让探视。” “第一点问题不大,一个20岁就敢横渡鸭绿江的人,肯定是个有担当的汉子,不会见死不救的!至于第二点,我哥里面应该有熟人。”刘忙想起了大全,那可是在里面镀过金的人。 “哥,刚才说话你听见了吧,能把消息送进去吗?” “我的兄弟,我是在监狱里服刑,不是在看守所看押,而且,她那里是女监,我就是犯点事进去也见不到人啊。” 沈思南一脸鄙视的看着刘忙,你终于犯二了。 “看守所,女监,这事好办,交给我吧!” 刘忙日记: 1、倒下一个陈二全,会有陈三全、陈四全、陈N全站出来。 2、各种奇葩的证已经让我们见怪不怪了,准生证——我生孩子也得你批准,暂住证——我住在自己的国家里也得你批准,我拉屎需不需要你批准?我放屁需不需要你批准?鬼子无非也就弄个良民证而已,还不收费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